听懂莫扎特,请抛开这些误解
今年是著名作曲家莫扎特诞辰260周年。上海的各大演出舞台上陆续上演着这位天才音乐家的经典作品。
莫扎特的名字几乎无人不晓,但有关他的误解也根深蒂固。真实的莫扎特究竟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听懂莫扎特的作品?记者专访了上海音乐学院陶辛教授。
他真是“上帝的宠儿”?
莫扎特的全名为沃尔夫冈·阿玛德乌斯·莫扎特,其中的阿玛德乌斯意为“上帝的宠儿”。莫扎特的音乐天分确实与生俱来——他5岁作曲,9岁写交响曲,11岁时就完成了第一部歌剧。
除了天赋,莫扎特的成功也得益于他的家庭教育。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相当有成就的宫廷音乐家,妈妈是名演奏家。他的父亲在教育上非常有心得,当发现莫扎特超群的音乐天赋后,他的父亲就开始带着他去往当时欧洲的主要音乐重镇四处游历,带他接触一些当时的音乐大师,一方面增长他的见识,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给小莫扎特寻找机会,给他更大的舞台。
早慧的莫扎特后来成为了全能型作曲家,他后期的创作几乎涉及了当时所有的音乐类型:交响曲、室内乐、奏鸣曲、歌剧,而且每个种类他都写得非常出色,这在作曲家中是非常少见的。要知道贝多芬只写过一部歌剧,而瓦格纳几乎没写过交响曲。
莫扎特的神童经历与卓越的音乐才能让他的音乐被后世许多评论家赋予了某种“神性”,他也成了众人眼中被神眷顾的宠儿。但事实上,莫扎特的人生也经历了常人不为所知的心酸与曲折。
在维也纳发展的头几年里,莫扎特确实很幸运,风光无限,收入颇丰,但后来便每况愈下,他不断向朋友写信借债度日。在那些留存至今的求救信件中,可以清楚感受到这位音乐家生活的潦倒。与长期资助他的大主教决裂,并走上“自由艺术家”之路后的莫扎特与父亲利奥波德的关系也出现了裂痕。父亲对儿子违抗父命与大主教决裂耿耿于怀。父子情感的疏离,入不敷出的经济压力,长期得不到稳定职位的心理焦虑,以及动荡生活带来的健康损害,导致莫扎特在35岁时便过早离世。
他是快乐纯真的代名词?
莫扎特的音乐在许多人心里是“快乐”、“纯真”、“光明”的代名词。其实,莫扎特的音乐是有血有肉的,既有常人的喜怒哀乐,也有对悲欢离合的体察。“认为莫扎特的作品只有平静与纯真,将他过分纯化,是对他最大的误解。”陶辛认为,莫扎特为人是单纯的,但这种单纯并非不识人间烟火,而是他即使什么都经历过,但都不往心里去。
在《第40号交响曲》里,可以听到纠结与悲凉;在《费加罗婚礼》里有生活百态、人情世故;《G小调弦乐五重奏》里有痛苦的表达;歌剧《唐璜》中则有悲剧的情愫。
然而,无论表达何种情感,莫扎特的音乐都让人觉得很舒服,让人心境平和,这种舒服来源于他音乐语言的直白与流畅。“莫扎特很直爽,听他的作品你能很直接地感受到他是快乐还是不快乐,不用去揣摩他到底想表达什么。”在陶辛教授看来,莫扎特的音乐就像鹅卵石,光滑而自然,“他总是很自然地把他在生活中吸收到的东西转化为音乐,他的音乐是天成的”。
听莫扎特能让人聪明?
莫扎特肯定想不到,在他去世两百余年后,这个世界上冒出“莫扎特效应”这一名词。按照网上流传的说法,“莫扎特效应”是指莫扎特的音乐能使人聪明,开发智力。
“莫扎特效应”是法国医生托麦提在1991年编纂出的一个词,来源于他的著作《为什么听莫扎特》。当时,他用莫扎特的音乐来“洗”耳。他相信,当耳朵受到不同频率的音乐刺激时,有助提高听力,并具有健脑功效。1993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的学者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一页纸长度的小论文后,全世界刮起一股“莫扎特效应”的旋风。很多准妈妈在孕期有滋有味地听莫扎特的音乐。她们相信,神奇的“莫扎特效应”能让肚子里的宝宝变得更加聪明。
有关“莫扎特效应”的争议一直不断,来自美国、德国的科学家都通过实验推翻了“莫扎特效应”:听莫扎特的音乐对提高记忆力稍有帮助,至于开发智力,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
尽管“莫扎特效应”或许是一个误解,但无可否认的是,听莫扎特对提升音乐审美能力还是有很大的益处。陶辛教授认为,莫扎特的音乐不受时代、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无论老幼都会亲近他的音乐。“通过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以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这是莫扎特的音乐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性所能带给我们的滋养。”
听懂莫扎特的三个阶段
如何才能听懂莫扎特?陶辛教授建议普通爱好者可以分三个阶段来欣赏,他为这三个阶段分别推荐了以下曲目:
入门阶段:《土耳其进行曲》
《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最脍炙人口的作品,现在的钢琴家们在独奏音乐会上常常会对其进行改编,以更为炫技的方式赋予这首古典乐曲新的生命。
《土耳其进行曲》原名叫《土耳其风格的回旋曲》。对西方人来说,土耳其在很长时间内都是很陌生的。直到奥斯曼帝国攻打维也纳,西方人才一下子了解土耳其人。胶着了一百多年的敌对状态,最终以土耳其大败告终,西方一片欢腾,开始嘲讽土耳其人。所谓的土耳其风格在莫扎特时代指的是很嘈杂的敲锣打鼓的声音,这种音乐会让当时的听众觉得很好笑。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中间就有一段是用听上去笨手笨脚的,又很嘈杂的音乐写出来的,但他处理得很幽默,让人一听就觉得很开心。
升级阶段:《魔笛》中的夜后咏叹调、《安魂曲》
如果说《土耳其进行曲》是莫扎特最流行的一首作品,那么他最后一部歌剧《魔笛》中夜后的咏叹调大概就是第二流行的曲调,这一唱段也成为很多花腔女高音的考核标准。
《魔笛》是莫扎特用德语的民间歌唱剧方式创作的。这种歌唱剧原本比较简陋,但莫扎特在写德语歌剧时把正歌剧和喜歌剧中比较高雅的、艺术性较高的形式嫁接了进去。夜后的咏叹调是这种嫁接的典型代表,既不让人觉得突兀,也符合夜后这个角色的需要。
《安魂曲》是一部有着很多传说和悬念的作品。很多文章认为,莫扎特在临终的当晚,还在床上拿着谱子告诉学生该怎么写下去,但最终还是没有完成,这也给这部作品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在写《安魂曲》的时候,莫扎特预感自己的生命快要走到终点,内心怀着巨大的悲伤,可以说是一部饱含血泪的作品。
高级阶段:《C小调幻想曲》,第39号、40号、41号交响曲、歌剧《魔笛》
《C小调幻想曲》充满了悲凉的美,是莫扎特内心忧伤的写照,他并非别人眼中的“快乐天使”。
莫扎特的第39号、40号、41号三部交响曲写于同一个时期,是作曲家的三种心境写照,如果说《第39号交响曲》是懵懂的,那在《第40号交响曲》中会听出纠结,而在《第41号交响曲》中则充满了正面的凯旋之声。陶辛教授认为,不同于其他作曲家在一部交响乐的四个乐章讲一个故事,莫扎特则是在三部作品里讲了一个故事,所以不妨把这三首曲子作为整体一起欣赏。
歌剧《魔笛》是莫扎特晚年的作品,凝练了他一生的音乐成就,虽然是一部包含众多音乐元素的大杂烩,但聆听时会觉得很舒服,一点也不杂,这就是莫扎特的神奇之处。(记者陈俊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