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紫禁城遗迹首次发现,故宫院长单霁翔:将作长期展示
2016年6月11日,北京,故宫再“曝”考古重大发现。 视觉中国 图
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当天对外公布,在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在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遗迹。此外,故宫方面还宣布,毓庆宫即将修缮完毕,未来将成为新展区向公众开放。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了该遗迹的发现过程:“故宫不进行主动考古,是埋地下管线时,考古研究所先行勘察发现。”针对后续处置,单院长说:“故宫准备长期展示该遗迹,暂时计划是就地围起来作简易展示。”
今年5月,故宫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对慈宁宫广场长信门西北侧基建勘探坑进行考古调查,主要发现一处明代早期的大型宫殿建筑基址,包含由一条东西向明早期墙基,及其底部的地钉(立桩)、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夯土夯砖层、建筑基槽等遗迹。这是紫禁城内首次发现明代大型宫殿建筑的墙基、以及建筑基槽遗迹。
在东西向宽2.5米、南北向长5.4米的探坑内,可以看到在距地表深0.3米以下是整个慈宁宫区域大面积存在的明后期的砖铺地面和厚约0.3米的夯土层。在探坑南壁上可以看到明后期的夯土层下为残存20层、残高2.8米的砖砌墙基。墙基的北侧是起加固作用的厚约2.8米的15层夯土夯砖层。墙基的底部是生土上直接下挖的斗型基槽。在探坑底部北侧距墙基约3米、距地表深约4.4米的基槽内发现东西向4根木质地钉(竖桩),地钉之上为东西向一组排木和南北向一组排木(卧桩)组成的桩承台。桩承台向南延伸在墙基之下,桩承台周边基槽内夯筑厚约0.8米的碎砖层,使整个墙基更为坚实牢固。
记者在现场看到,探坑底部有一处凹陷和少量积水,单院长解释,这是当时打地基的工匠踩出来的脚窝,保留至今,前天北京下雨的积水已大部分排走。
考古专家现场勘察后认为,此处大体量墙基的始建年代为明早期,废弃年代为明后期,虽然这段墙基的东西向长度和南北向宽度目前暂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与南侧约60米的慈宁宫花园东院明早期大型宫殿基础在功能上有密切关系,是紫禁城建造之初具有宫廷分区功能的大型墙基。
专家还认为,此处墙体基槽底部的黄沙层和含有青灰色有机物的生土层是距今3万年至5000年前,后海、北海至中南海一线古高粱河道的自然遗存。因此该处遗迹对研究北京城市变迁、紫禁城历史、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等均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也对公众深入了解紫禁城的“前世今生”提供了有利参考。
养心殿文物装箱。
单霁翔说,北京城是建在扇形冲积平原上的,从地下夯起,打了木桩基,至今坚固,排水系统也做的好,“绝对不是豆腐渣工程”,“这就是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对考古工作人员来说,尤为重要,要耐得住寂寞,传承工匠精神。”
另外根据故宫方面提供的消息,从去12月起,“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 正式启动。养心殿区域作为原状陈列展示区,目前有可移动文物1890件,撤陈工作自2016年5月30日正式开始,具体撤陈程序是:第一步,平面陈设如玉器、漆器、珐琅、玻璃、盆景、钟表等;第二步,家具陈设和帷幔、座垫等;第三步,宫灯;第四步,超大型家具;第五步,书画、帖落、隔扇芯,全部文物撤陈工作预计在3个月内完成。
文物装箱现场。
就在养心殿开始启动文物撤除之时,毓庆宫将成为新的展览区。近百年来,毓庆宫建筑群多空置或作为库房使用。2014年8月21日,故宫博物院开始对毓庆宫进行保护修缮,计划于2016年6月30日竣工,历时742天。
毓庆宫建筑群位于故宫内廷东路的南端,奉先殿和斋宫之间,为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在明奉慈殿基址上修建而成,后经一系列改、扩建后形成现在的规模。毓庆宫区院落南北长约93米,东西宽约33米,总占地面积约3293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898平方米。毓庆宫建筑群原为皇太子宫而兴建,而后光绪、宣统等皇帝曾在此处读书,是清代统治者接受汉文化思想的重要场所。
毓庆宫内西洋钟表。
此次修缮的主要工作包括拆除屋面,重新苫背、瓦瓦;损坏的仔角梁进行更换、剔补,老角梁全部进行剔补;现存彩画进行“现状保护、局部整修”,仅对部分损毁严重的彩画采取重绘工作,其余彩画作除尘处理;院内地面全部重新细墁;进行白蚁防治等。
毓庆宫区域修缮完成后,将进行展览设计和进一步规划安排,未来将作为故宫博物院一个新的展览空间实现对公众开放,具体时间上待定,单院长解释,故宫肯定有时间计划,但“不想设倒计时,文物修复不能赶”。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