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迎来6月11日“文化遗产日” 幕后花絮精彩看不完
6月11日,我们又迎来一个“双11”。这天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静安区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走上街头,这些非遗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将现场展示非遗项目的博大精深!幕后花絮精彩不断哦!
那么,到底现场能见到哪些非遗的表演呢?
2016年“文化遗产日”
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演
活动时间:2016年6月11日(周六)
上午10:00-11:30
活动地点:大宁国际商业广场(共和新路1878号)
展演项目
一、打花棍表演
打花棍是一种技巧性杂耍传统项目,属于杂技里面“丢掷技”中的一种。杂耍者双手各拿一根一尺长小细棍,上打下击,左拉右拨,前挡后推,高抛低挑,使中间的那根两端顶头系着响铃的花棍,左旋右转,上下翻飞,并不时发出“哗啦、哗啦啦”的金属清脆声。作为中国传统健身项目,“打花棍”几乎和“抖空竹”一样盛行一时,展示了我国传统民间体育的智慧与社会价值。
2015年6月,打花棍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二、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
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是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戚雅仙、毕春芳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搭档,共同创作、不断探索形成的越剧流派。戚派唱腔别具一格,富有特色,以悲调为主,多慢板,音调多下行,是越剧界三大旦角流派之一。毕派小生扮相英俊秀美,台风飘逸潇洒,唱腔悠扬字曲流畅,吐字清楚,唱法多变,似行云流水,悦耳动听,在越剧小生一行当中,独树一帜。戚毕越剧流派代表作有《王老虎抢亲》、《白蛇传》、《血手印》等。
2007年6月,戚毕越剧流派表演艺术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三、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
龙凤旗袍是海派旗袍中的佼佼者,其特色在于全手工、高质量的个性化精工制作。经过精确测量人体36个部位的尺寸,保证制作的旗袍完美展示体型。龙凤旗袍的缝纫制作工艺继承了濒临失传的苏广成衣铺的“镶、嵌、滚、岩、盘、绣”的传统工艺特色,其精选的面料和手工镂、雕、绘出的图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这一系列技术在中国旗袍制作领域里都堪称绝技。
2011年,中式服装制作技艺(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活动当天,将进行龙凤旗袍手工制作技艺系列邮品首发!爱好集邮的小伙伴们可千万不要错过咯!
本次首发的龙凤旗袍都市旅游卡邮折采用中国红作为封面底色,内含旗袍图案都市旅游卡一枚、“文化遗产日”邮票纪念封一枚、龙凤旗袍盘扣图案个性化邮票一版。首发仪式当天,龙凤旗袍公司还将邀请著名画家范生福当场签售,龙凤旗袍传承人团队现场盘扣展示等互动项目。
四、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
凯司令创办于一九二八年,其蛋糕制作技艺是本土西点制作工艺的典型代表。凯司令的技师独创了具有中国喜庆吉祥图案的模具来制作饰物,饰料饱满,线条精细流畅,图案美观、造型逼真、文字清晰,蕴含浓厚的生活情趣。
2007年6月,凯司令蛋糕制作技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五、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工艺
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工艺是川扬菜点中烹饪技艺的典型代表。绿杨村酒家创建于一九三六年,迄今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川菜自古讲究五味调和,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杨菜讲究原汁原味,擅长调汤,精于造型;绿杨村的川扬菜肴和淮扬细点的制作技艺兼取两者之长,使之相互交融、相互补充,其工序的细腻程度以及原料、调料、火候等诸多因素的掌控都到了前所未有的境界,是中式烹饪技艺的杰出代表。
2007年6月,绿杨村川扬菜点制作工艺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六、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
“大美华”布鞋是闻名上海七十余载的民族品牌,向以自产自销各式软、硬底特色布鞋、拖鞋而驰名。1937年2月由“大陆”、“美生”、“东华”三家制鞋作坊合并而成,店名各取一字,定为“大美华鞋店”。大美华始终保持着传统手工布鞋制作技艺,每双手工布鞋要经片工、车工、配底、排揎、热定型、整理等各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每道工序都讲究尺寸、手法、力度,要求干净、利落、精确。严谨的工序要求,确保每双布鞋都具有“一挺、二轻、三不走样”的特点。
2012年6月,大美华布鞋制作技艺被静安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静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
当天参加展演的这些项目,只是新静安众多非遗项目中的一小部分。
截至2016年4月20日,新静安共有2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国家级非遗4项,市级非遗14项(包含4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趁着假期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