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产业立法进入冲刺跑
近日,全国人大法律委调研组在沪召开电影产业促进法座谈会,就正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 《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 征求建议。
《电影产业促进法》 自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酝酿,经历了30多年。2015年9月1日,《电影产业促进法 (草案)》 经国务院第10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同意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历经漫长征程的电影行业最高法,已进入立法的冲刺阶段,有望于今年内颁布。
这些年间,立法文本从“送审稿”“征求意见稿”变成“草案”,在原国家广电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的推进中,亦经历了多轮次的调查研究、征求意见和反复研究修改,目前草案共分六章58条,主要贯彻了以下思路:一是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社会力量从事电影活动提供便利。二是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激励作用,加大对电影产业的扶持力度。采取财政、税收、金融、用地、人才等多种扶持措施,促进电影产业全面发展。三是既促进产业发展,又保障文化安全。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在确保文化安全的前提下促进产业发展。
强调产业促进
自2002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以来,我国影片年产量已从不足百部稳定到600余部,票房从每年不足10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近300亿元,银幕从不足2000块发展到2.9万块。电影产业2014年总体规模达到650亿元,保持着每年超过或接近30%的增长幅度,有效带动了关联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文化领域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产业之一。
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正是因为对电影产业有了明确的定位和清晰的认识,才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产业促进法的立法进程。随着全面产业化改革,电影产业的相关问题开始逐步暴露出来:电影审查制、电影市场规范、市场准入条件、外资介入等等,都缺乏法律规范,随着电影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面临的问题也更复杂更迫切。
“在研读草案过程中发现鼓励、支持、倡导、应该等字眼出现频率非常高,从中看出电影产业作为国家的发展战略在推进和实施,包括培养青年人才、建立电影评价体系等等。”饶曙光说,目前国内电影市场正面临着全球化,国产电影面临着如何与好莱坞电影进行博弈的局面,如何做大做强电影市场,为国产电影寻求更多机遇需要法律保驾护航。
市场规范需要重塑
今年3月,央视报道称部分影片和影院出现虚假排片、票房注水现象,对电影产业构成严重干扰,破坏了市场秩序。电影局还约谈《叶问3》 主要负责人,表示将严肃处理此事。
上海市电影发行放映行业协会会长朱中响认为 《叶问3》 事件瞒报票房事件暴露了或许是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制度性风险。对此,草案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和电影市场秩序,但这方面的表述处罚力度还不够。偷漏瞒报票房、买票房等市场违规的处罚力度需要加强。一个市场要健康发展,公正、透明是前提条件,首先在制度和体制层面要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这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另外是关于电影原创的保护等问题在草案中都还没有凸显出来。
实际上除了“注水”的票房,也同样存在“作低”的票房? 朱中响举例,有的电影院某部电影的票房达到1000多万元,但实际对外上报的票房却“缩水”成了500万元。他质疑,这种现象该如何规范?
虽然现有的草案中已经明确,电影院未如实统计销售收入的,由县级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但大部分意见认为:“处罚力度太低,且建议明确具体的执法部门。”
据悉,一个多月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与法律界人士、主管部门、业内专家展开讨论,大家的意见集中在偷漏瞒报票房、买票房等市场违规的处罚力度需要加强。一个市场要健康发展,公正、透明是前提条件,首先在制度和体制层面要建立规范的市场秩序,这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增加中国电影的内生动力
“如何培养专业的电影队伍? 是不是谁都可以来拍电影?”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张建亚感慨,专业队伍缺失,好的化妆师、道具师、照明师稀缺。如今,和电影有关的高等教育很多,但相对应的职业教育却很少。他认为,创作好的电影需要专业的队伍,良好的制作班底,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电影正在沦为“资本的筹码”。上海基美影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韩小凌曾经在高校任职,令她感到费解的是:“不少导演系的老师,根本没拍过电影。”大家普遍认为,促进法草案应给予培养电影人更多的立法保障。
剔除了 《叶问3》7000万元票房的水分,对很多企业起到了警示作用。专家们表示,适当降低中国电影的发展速度,可能对电影产业整体性的健康发展更有利。如果过度强调增长,现在的专业团队、技术支撑都跟不上。饶曙光说,立法是为了让中国电影的黄金机遇期能够有效延长,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道路更加坚实。
“靠深耕细作,每一个项目的深度开发来提高效益,而非规模。”饶曙光说,如果每个项目的开发都充分实现效益,发展的质量就会增强。强调质量,强调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也是立法想要实现的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