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20w+均价梦碎? "围剿"高房价大军已上路

2016-06-22信息快讯网

如果有这么些地方,房价能承受、环境又很好,工作机会也够多,还可以享受一线城市的医疗、教育甚至是高考分数线,那你还愿意在北上广深“挤破脑袋”吗?

回答是,当然分分钟走人呀!

这并非想象,“环一线区域”的发展正在破解“高房价”的难题,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想房价冲破20万/平,也会因为动力不足,而难以“圆梦”了。

一线城市开始“福利外溢”

北京的通州、燕郊,上海的昆山、嘉兴,深圳的东莞、惠州,广州的佛山……

几乎每一个一线城市,都和周边的城市传过“合并”的绯闻。

因为随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人口的激增,人口外溢到周边城市,太大势所趋了。

但也有人指出,医疗水平不一样,高考分数线不一样、工作机会不一样,外环城市怎么可能和一线城市比,更别说取代了。

但邦爷想说,一线城市向周边输送“城市福利”的节奏已经开启,而且北京已经率先开动了!

北京启动“通州试验”

控制在京产业类型、对非京籍人员享受购房、教育等资源设置高门槛...一直以来,为了人口分流、促使需求外溢,北京都可谓不遗余力。不过事实表明,分流北京购房需求最有效的办法,或许还是着手在环北京区域,建立大量的产业和人口匹配的“卫星城”。

自北京提出“通州与‘北三县’将加强跨界地区统一管控,统一规划,实现‘规划一张图’”,一种新的模式便诞生了:

它意味着即使“北三县”不属于北京,北三县的人民依然可以使用北京的医疗资源。

而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统一”,站在房地产角度,就是破解北京高房价的契机。

我们慢慢分析...

“规划一张图”,就是统一规划、统一政策、统一管控。

而“三个统一”的背后,是北三县的整体规划将随“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改变,即根据北京疏解城市功能的规划,未来北三县将是产业承接和人口转移的重地。

但人口转移的“潜台词”,必然是产业和公共服务待遇的支撑,否则北三县依然只能是“睡城”,人口还是大量的积聚在通州、甚至是北京。

所以,统一政策、统一管控,必然要涉及到社保、甚至未来的教育问题,才能留住人口在北三县,达到真正承担北京对外疏解的功能。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新城是具备行政、文化、经济、教育等功能的综合性副中心,把几乎所有的城市功能都搬过来。

21世纪报道报道就显示,下一步通州不只是北京市政府机构迁入,北京五中、景山学校等将新建通州校区,引入名校达15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通州校区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在医疗方面,安贞医院、友谊医院等三甲医院北京联盟将会落户通州。

信息很明确,通州在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公共服务水平将有大的提升,目前看,北三县还未有承接计划。

但可以预见的是,公共服务资源向通州的倾斜,从距离上来看,北三县缩短了和优秀资源的距离,但享受的前提依然是往返北三县和通州之间。

一线城市“高房价”梦碎?

人口大规模的流动,必然给交通等公共服务体系带来压力,因而为了防止北京城市副中心的二次城市病,最好的解决办法则是,资源进一步的向外疏散。

近期,官方就强调“要集中力量,将通州和‘北三县’地区协同作为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同时,北京城市副中心与“北三县”共同划定生态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防止连片发展。

未来的北三县甚至环京区域可能是这样的格局,居住、工作均在北京的外围,但所在区域会有北京高质量的医疗和教育资源的引入,所以所谓“center of center”的北京,可以开心了去看看,不开心就不去,也不影响生活工作。

人走了,产业分散了,一线城市还有足够冲高价的基础吗?这就太难说了,所以,伴随“环一线区域”的发展,北上广深20w+均价的“高房价”梦,正在破碎...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