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连环画再现“上海方舟”故事
1939年的春天,一艘游轮缓缓行驶在地中海,船上载着一群特殊的旅客,他们是从欧洲逃离出来的犹太难民,正前往中国的上海避难。
一阵海风将她的帽子吹落滚动,气宇轩昂的德国犹太青年施若特将帽子拦住后拾起交给安娜,他俩双目相凝,似乎一见钟情。图文来自《爱在上海诺亚方舟》
《爱在上海诺亚方舟》中英连环画版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组织创作。书籍首发式尚未开始,小说作者于强和绘画作者尤山就被闻讯赶来的书迷们“包围”了,纷纷寻求签名留念。“现在这样认真考究的连环画已经很少见了。这本书无论是文章内容、绘画还是翻译水平,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一位书迷手捧一叠新书,排队等着创作者们签名,他说这样有意义的连环画,一定要与更多的朋友分享。
从封面上犹太女孩的眼神中,人们仿佛感受到二战时期犹太难民是多么的无助和迷茫。而那时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上海虹口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使近三万名犹太难民逃出了死神的魔爪。
为了使画面更准确地表现出小说中的情境,绘画作者尤山丝毫不敢懈怠,在创作前期就对当年犹太难民在上海虹口的各种生活场景和细节反复推敲研究,力求做到真实还原那段历史。
“一开始我想用线描的方式,可又觉得线描不能呈现历史的厚重感,也与上海海派文化疏离了些,最后采用了中国画半工写方式,外加西方的创作元素,使配图又有光影又有半工写手法,让读者有新鲜感。”从落笔的那一刻起,尤山更是整整20天没踏出画室一步,最终创作完成了这部写实风格兼含抒情画风的连环画作品。
难民后裔现身首发式真情感谢送上珍藏品
令在场书迷们惊喜的是,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还寻觅到了小说中的犹太原型后裔,姐姐丽莎和弟弟弗来德。他们的现身和真情回忆,让首发式增添了一股浓浓的人情味。
今年已84岁高龄的姐姐丽莎告诉大家,自己7岁时随父母辗转来到上海,弟弟弗来德则于1946年出生在上海,这次回上海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场寻根之旅。
丽莎拿出一本充满回忆的照片影集,向记者讲述起那时的上海。翻开封面上绣着中文字“福、禄、寿”的老影集,记者看到了不少当年他们全家八口人在上海生活的照片,也感受到了上海虹口与犹太难民间无法分割的浓浓情谊。
“我们整理出一部分照片,希望把它们留在上海,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姐弟俩感谢上海这座城市在二战期间向犹太难民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搭建了一艘“诺亚方舟”。丽莎说:“如果没有上海虹口的帮助,我们无法活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