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电视节开幕 综艺模式引进面临弹尽粮绝
昨天,2016上海国际电影电视节正式开幕,第二届“中国模式日”也结束了为期两天的全部议程。50余位中外节目专家、27场论坛,针对“国际视野下的中国原创力”展开热烈讨论。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语言文化上的阻力、起步时间较晚等,被认为是中国模式尚未成型的主要因素。
尴尬现状模式引进面临“弹尽粮绝”
“从2006年开始引进国外节目模式,10年间,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已经全部抢光。中国原创已经悄然启动,同样也是势在必行的选择。”作为将节目“模式”概念引入中国的先行者、世熙传媒董事长刘熙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感而发。
数据显示,无论央视还是地方电视台,目前综艺类节目已经占据播出节目总量的半壁江山,成为各家电视台创效、创收的主打节目。而在有影响力的综艺节目中,八成以上都是“模式节目”。
“2006年中国开始引进节目模式,真正系统引进也只有五六年的时间,但模式资源已经被过度消耗。”刘熙晨告诉记者,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几乎用尽了国际电视业所有成功模式,引进面临“弹尽粮绝”的尴尬。
“面临再无模式可以引进的现实困境,压力同样是一股强大的动力,逼得从业者走向原创。”刘熙晨进而提出了更大胆的说法———“中国原创模式国际化元年”,“随着中国电视人越来越注重原创、注重研发,这个吸收、学习、消化国外先进创意方法的进程在加快。”而从全球范围看,近年有不少亚洲的节目模式热销欧美。国内的《中国好歌曲》等节目也早已走出国门,央视的《挑战不可能》、《中国诗词大会》等也具有国际化潜力。
这一观点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海外模式的购买已经渐渐不能符合中国发展的需要。”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制片人罗昕直言,现在的中国,创新已经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与国外公司合力共研,慢慢由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是业内的共识。
进入国际市场小作坊模式亟待改变
但不可否认的是,相比亚洲范围内的日本、韩国模式,中国的原创模式距离全面进入国际市场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美国的制作团队分工相对更细一些,比如节目的选角,就有一个专门的职位,有些人会把选角作为终生职业,而在做了10年之后,经验积累会让他们成为选角的专家。”谈到中英节目制作的差异时,英国《好声音》总制作人安德莉亚·汉密尔顿向记者介绍道。
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总编剧孙莉则谈及一段亲身经历:“我也曾经问过韩版《我是歌手》的金导,从一个新人到变成欧美那种水平的编剧需要多长时间?他的回答是15年。无论是制作人还是编剧,所经历的过程和身上真正加附的才能是无法通过捷径完成的。”
“我们在研发模式的时候,更多提及一些大方面,比如我想怎样,我要这样或那样。但是欧洲的制作人讲得更多的是,如果要这么做,你可以怎么做,是具体的方法。”在刘熙晨看来,思维模式上的差异,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过渡时期的主要障碍,“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将带来思维方式的变化,我们现在有时候还是小作坊的方式,必须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