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保护”,为子孙留住传统记忆
被誉为传统文化活化石、民族记忆背影的文化遗产时下正经受着严峻的生存考验。最近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上世纪80年代末到2011年间,我国有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普遍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截至2015年8月,已公布的4批1986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已有250位去世,占比近12.6%。“文化遗产消失了,我们损失的不只是一幢房子或某种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寄寓其中的宝贵智慧和精神血脉。”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陈勤建直言。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全面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褚晓波认为,对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我们应该守住的基本底线,在此基础上,还应合理开发和利用,让历史文化资源真正“活起来”。
建立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构筑多姿多彩的个性风貌
相关统计表明,我国近3年发生的侵害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09起案件中,人为因素占到了七成以上。
褚晓波认为,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人们缺乏敬畏之心,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当成经济发展的绊脚石。事实上,只要利用得当,历史文化遗产是能促进经济发展的。
这样的案例并不少。国内一些传统村落把促进文物保护与扶贫开发、生态旅游以及新型城镇化结合在一起,推动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这个位于浙南山区、有着1800多年建县历史的小县城,境内分布着50个村落和近1600处不可移动文物。近年来,这里的不少村民进城打工,许多村落出现了“空心化”的迹象,村子里的老房子少人居住、年久失修,有的已破败凋敝。为此,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发起了“拯救老屋行动”,用2年的时间集中对当地古老村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修缮、保护和开发。如今,这里已然成为旅游的热门地,许多外出打工的劳动力也陆续返乡,以往的“空壳村”再度热闹起来。
在上海,利用文物的保护与开发促进经济发展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比如思南路、外滩源、武康路、复兴西路等地段的利用或开发,已然成为经典案例。以虹口区沙泾路10号为例,这里原本是上世纪30年代的“远东第一屠宰场”,现如今早已转型变身,成为汇集美食、购物、演出、创意体验等多种功能的潮流时尚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已由注重文物本体保护向注重文物本体与周边环境、文化生态的整体保护转变,创新性地建立了“点、线、面”相结合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体系。目前上海市划定了44片历史文化风貌区,总面积约41平方公里;被保护的道路共计167条,总长度超过100公里;此外,还确定了1058处优秀历史建筑。古老的建筑与街道在城市的树影下相得益彰,构成了多姿多彩的个性风貌。
生产性保护:非遗的特色保护路径
今年5月1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正式施行,首次明确提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概念。
“所谓生产性保护,即允许部分非遗项目在不违背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保证其本真性、整体性、手工核心技艺和传统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可以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中国非遗保护协会理事高春明解释说,比如奉贤的庄行土布,纺织技艺、印染工艺、格子图案是核心技艺,这是不能变的,但今天不仅可以用庄行土布做衣服,还可以把它做成名片夹、灯罩、床上用品、包、鞋子等日用品,这样的创新就叫做“不失其本”的生产性保护。据统计,在上海,相关的非遗衍生品和文化创意产品已超过2000种。
显然,这种活化的保护模式,将从有形的物质遗产拓展到无形的文化遗产。
文化部明确提出,在“十三五”期间实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和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帮助传统工艺企业和从业者,开发面向大众的传统工艺品及非遗衍生品,促进传统工艺品及其蕴含的历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不过,陈勤建提醒,要提防那些打着非遗保护幌子谋取商业利益的不规范行为。他以“毛衣女的故事”为例,这个反映普通劳动者追求幸福生活的故事流传于我国许多地方,然而遗憾的是,一些申报者只从旅游开发着眼,并没有认真收集采录流传着的“活态”故事,有些甚至请来一帮美女上演比基尼秀,以扩展影响力。“这完全背离了保护的本意。”陈勤建坦言,文化遗产究竟该怎样行之有效地保护、传承,在城市发展更新中又将如何为当下所用,这些问题仍需更加重视和更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