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旧改惠及5万户 一大波千万富翁即将问世
[摘要]杨浦的旧改总量在中心城区里面积最大,目前总量约130万平方米、5万户。“十三五”期间,杨浦的目标是每年力争征收5000到7000户。
7月5日下午,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最后一家住户搬离。由此,杨浦区在全市首创的“三个100%”旧改新模式宣告成功。
日前,记者来到228地块,动迁工作已基本结束,整个基地显得冷清。在成片已经搬空了的陋室简屋群里,只见一条条红底黄字的横幅仍旧高挂,“早日搬迁早成功,圆满实现三个100%”,“多年翘首盼旧改,今朝美梦终成真”……
站在这片动迁地块上,长白新村街道党工委书记陈捷颇为感概:与一般的旧改征收不同,“三个100%”要求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达到100%、居民签约率达到100%、居民搬迁交房率达到100%,被称为“整体协商搬迁”。这一创新的旧改模式,需要党员干部背水一战敢担当的勇气,也需要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去克难。
城区旧改尝试“新模式”
长白新村街道228街坊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占地面积约47800平方米,原先有居民700多户。该地块曾在2002年、2010年经历了两次动拆迁,搬走300多户,因种种原因,最终剩下238产360户居民长期蜗居此处。
房子老旧,居住条件艰苦,四五户人家合用一个厨房和卫生间,周边违法建筑比比皆是,环境脏乱差,百姓要求动迁的愿望十分强烈。
杨浦的旧改总量在中心城区里面积最大,目前总量约130万平方米、5万户。“十三五”期间,杨浦的目标是每年力争征收5000到7000户,在资金、房源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旧改力度。
如此大的旧改总量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有战略部署、有序推进,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努力发挥旧区群众和基层干部的活力和创造性。作为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的228街坊旧改怎么办?有解决之道吗?
按照常规的动迁模式,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达到85%以上,签约率达到90%以上,该地块的动迁就可生效。可是生效后,总有一些“钉子户”拖着不签,最后只能靠司法强制执行,政府部门还要调处各类矛盾。
动迁基地收不了尾,耽搁了地块的有效利用,政府大量财政资金压在里面不能循环使用。
而“三个100%”,则是在区旧改指挥部的指导和统筹下,由街道搭台运作,通过居民整体协商的方式来实施动迁。前期不动用财政资金,整个地块的动迁也不留“尾巴”。这样的动迁新模式,可否在228地块这样中小型街坊尝试呢?
今年初,在一线工作的同志“斗胆”向区领导提出了“三个100%”的旧改新思路,得到了区领导的支持。在区领导看来,“杨浦区有那么大的旧改总量,需要探索一些突破性、创新性的举措,来更好地推进旧改工作。
同时,也要鼓励基层干部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想方设法去寻找突破口,解决问题、服务百姓。”
抱成团才能分到大蛋糕
开弓没有回头箭。
“动迁地块有360户居民,要做到三个100%,确实很难。对街道来说风险很大,只要有一个‘钉子户’遗留,就功亏一篑。但这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既然决定了要做,大家就要拧成一股绳,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
街道领导班子取得共识。3月1日起,街道抽调25位干部,组成228地块工作小组,进驻动迁基地一线办公。
“三个100%”的消息一传出,在居民区里炸开了锅。不少居民表示怀疑:“一个钉子户都不留,能做到吗?”“夫妻之间的意见都不能百分百一致,360户人家要三个100%,怎么可能?”“政府是不是忽悠我们啊?”
除了一次又一次开政策宣讲会之外,街道和居委干部还分片包干,一户户走访摸底。具体负责228地块动迁的街道副调研员黄才友告诉记者,工作组给每一户都制作了一张情况表,家庭成员关系、可能涉及的矛盾等一一列清。
走访时,工作人员帮助居民树立“三个100%”的信心:
“你们的担心我们理解,但就问一句,你们想搬伐?”
“当然想搬的。”
“360户人家要抱成团,才能拿到大蛋糕,拿到大蛋糕,才能分到小蛋糕。是伐?”
“是额,是额!阿拉都要珍惜这次动迁机会。”
“周围邻居家里如果有疙里疙瘩的事情,你们愿意一起帮忙做思想工作伐?”
“愿意的。”
从3月1日到4月21日,工作组花了大量时间与居民沟通,释疑解惑,摸清情况。街道干部这样形容,“等到把水烧开了,才能启动接下来的程序。”
“把水烧开”的另一桩重要事情,就是拆违。3月上旬,仅用了一周时间,街道组织相关部门,把228地块上256间共计3850平方米违法搭建全部拆除,把强占房屋125间全部清退,为接下来的协商征收打下基础。由此,街道领导和工作人员也更有底气了:“这表明我们基层干部是能干事的,百姓是支持我们的。”
街道搭建起一个公信平台,由街道干部、居委干部、居民代表、征收事务所工作人员、民警、律师等组成,专门协调228地块动迁中的各类矛盾。
4月28日,第一个100%完成——居民意愿征询同意率达到100%;6月15日,第二个100%完成——居民签约率达到100%;7月5日,第三个100%完成——居民搬迁交房率达到100%。
公信平台赢得群众支持
6月22日傍晚,228街坊一块空地上,摆上了20几桌圆台面,菜肴满满。这是第二个100%完成后,胜利在望,居民自发举办“百家宴”表示庆祝,还邀请了区里和街道领导“赴宴”。
那日,暑气蒸腾,每个圆台面底下都摆放了大冰块来消暑。居民们欢天喜地围桌吃饭,共叙六十载邻里情。这以后,他们就将开始搬迁,告别居住了数十年的老屋。不少居民拉着动迁基地工作人员的手,哭了!
“前两个100%是关键,要做到真不容易!”长白一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李芳告诉记者。街道搭建的公信平台,为调解居民家庭纠纷和矛盾,开了46次协调会。有一户居民,姐弟俩为动迁闹僵了。弟弟一家三口住在这里,姐姐和女儿户口在这里,但不住在这儿。公信平台为他们这一家就开了6次协调会,律师有理有据,提出财产分配的“黄金分割线”,终于姐弟俩达成妥协。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
不少居民不但自己积极签约,还帮着工作人员做工作。一户人家,父子俩关系不睦,在第二个100%签约期间,儿子忽然玩起了“失踪”。
住在隔壁的居阿姨和几位居民,每天下班时分在这户人家门口“守候”,终于把儿子“逮”到了。然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通了那户人家儿子的思想工作,签了约。
而这最后一个100%——居民搬迁交房率100%,完成起来也不易。一位60多岁的居民,腿部有残疾,虽然签了约,但迟迟不搬。他希望租住的过渡房要离医院近、底楼、每月房租低于2500元,这样的房子找起来不容易。
于是,居委干部安排了车辆,大热的天,陪着他一处处看房,终于找到了令他满意的房子。搬家那天,这位居民坐上搬场车,与居委干部依依惜别,捧着工作小组送上的一盒大蛋糕,落泪了。
360户人家,做到了三个100%,实现了整体协商搬迁,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完成了。
许多人问区里和街道的干部,为何要“自讨苦吃”,自找一个大难题来攻克?他们说:我们党员干部就是应该设身处地站在群众角度,为他们着想,为他们分忧。有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许多难题都是可以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