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孩子们留下更宽广世界

2016-07-25信息快讯网

 

刘哲昕说他最想做的事就是“用我所学为国家做一点事”。傅国林摄

■本报记者 刘力源

人物小传

刘哲昕,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法律与人文综合教研部主任、上海市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至今,他结对资助了西部贫困少年儿童63人,其中绝大多数为藏、羌、维吾尔、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孩子。十年来,刘哲昕一路巡讲、一路助学,捐款、捐物累计已超过80万元。他的精神感召了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2014年3月“刘哲昕爱心团队”成立。从一个人到一群人,这个“零收入,纯业余”的爱心团队在精准助学的同时,还在汶川、喀什等地设立奖学金和奖教金,并在南疆推行双语夜校,目前已建立30多所,学生总数超过1000人。

暑假开始了,刘哲昕就忙活起来了。

放假第一天,就是他新疆之行的第一天:22天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要为当地的干部讲课,要走村入户看望孩子,还要参加16所爱心双语夜校的“首届中华文化艺术节”。

紧接着,刘哲昕又要赴云南,带5个生长在大山里的孩子出去瞧瞧外面的世界。这是为了兑现去年“火把节”跟孩子们许下的承诺:“考上大学,叔叔就带你们去旅游。”

算起来,爱心双语夜校有1000多个孩子,加上刘哲昕爱心团队精准助学的600多个孩子,刘哲昕可不就是实打实的“大家长”吗?

“大家长”的炼成

刘哲昕是从福建沿海小村子里走出来的,少年时家境窘迫。他常感慨:“看到困境中的农家孩子,就像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如果这时候给他一点助力,对他来说边际效应是极大的。”

2005年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正式开学。那年,通过组织内部的帮扶活动,刘哲昕资助了一名上海大学生,开启了他的助学人生。2008年,汶川地震带给刘哲昕一次“精神涅槃”,为了向孩子证明“没有血缘关系的中国人依然可以在自觉状态下成为家人”,他开始大规模助学,“身边能动用的钱基本都用上了”。

2012年,看到毕节留守儿童因在垃圾箱烧火取暖窒息而死的新闻,刘哲昕在办公室里痛哭,哭完便到希望工程的网站找了10个孩子作为资助对象。今年,这些孩子中有5人参加了高考,他暑假要去云南探望的就是他们。

“有人告诉我,他们资助过的孩子是‘白眼狼’,考上大学就不理人了。其实不然。”孩子的内心是非常敏感的,刘哲昕说,“资助是把双刃剑,会帮到孩子,处理不好也会伤到孩子。我们跟孩子接触的第一点就是不能居高临下。所以我跟我的孩子们说,叔叔来这里不是给你们钱,而是因为爱你们。”他还说,很多人帮助孩子,主要是因为同情,但同情与爱有本质区别:“爱是你需要多少我就给你多少,超过我的能力,我就跟你站在一起承受。这些孩子就是缺乏一个给他们安全感的承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叔叔都跟你在一起’的承诺。”在给每个孩子的第一封信里,刘哲昕都写着这样一句话:“只要你认真学习,叔叔一定会资助你到大学毕业。”

刘哲昕资助的李春梅高考前一个月打来电话,两句话没说完就哭了,因为不到9岁的弟弟得了淋巴瘤。刘哲昕告诉春梅:“你去高考,所有的事情叔叔都包了。”接下来他联系医院,拜托云南的学员去看望李家弟弟,那次也是刘哲昕第一次在朋友圈里筹款。一条微信从克拉玛依发到他手机上,同时附上的还有2万元的捐款,对方是他在克拉玛依讲课时的学员。“有时不知在哪里撒下一颗种子,有一天阳光、温度适合它就长出来了。”这些忽来的感动更印证了刘哲昕心中那个“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可以超越血缘关系”的想法。

爱心团队精准助学

2014年3月,在资助的孩子接近40个时,刘哲昕爱心团队成立了。不到3年,团队精准助学的孩子已有600多个。2015年4月,爱心团队在南疆成立了第一家爱心双语夜校,弥补南疆孩子家庭教育缺失的同时,让极端分子无缝可钻。当地教育部门深受启发,今年也准备着手建立双语夜校。

刘哲昕爱心团队只是机关单位领导下的一个群团组织,不能公开募捐,“零收入,纯业余”。刘哲昕却说这是优点:“没有任何成本,可以保证队友拿出的每一分钱都用到孩子身上。”

在刘哲昕的感召下,爱心团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其中百分之七八十的成员是刘哲昕教过的学员,遍及各个领域。意外的是,随着人数增多,团队管理反而更好,成立3年多,99%以上的人都是从头到尾跟着团队走。“我们团队什么都没有,只有人心。而我要做的就是价值观的传递,呵护好他们心中的火种。”

刘哲昕为团队资助孩子设计了一条明确的逻辑线———三个层面的精准助学:精准到人、精准到心、精准到用。“精准助学都是点对点的,我要求每个队友至少在高考前一定要见一次资助对象。”刘哲昕说,在金钱上建立的联系是抽象的、是没有感情的,养孩子一定要面对面,眼睛对眼睛,心灵对心灵。

精准到心就是要注重孩子们的人格培养。刘哲昕会教他们“大器晚成”的真正含义,会用练拳击感悟出的人生经验将他们拖出偶然失利的沮丧,更要教会他们“爱”。“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善良的内心,一个人的人格就完成了。这是给他们最好的财富。”刘哲昕认为“到心”的资助对资助人也是种收获幸福的方式,所以他用“精神的健身房”来比喻爱心团队。

倘若说精准到人、到心还是精神层面的互动,如何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孩子身上则是现实需要。爱心团队推行了校长负责制-教育局监管-微信群互动这样一种“信任+制度”的机制,将孩子们每年的助学款统一打到校长卡里,校长将钱分成两笔,1200元拿出来为孩子建立长期储蓄账户,等到孩子读大学或者创业就有了第一笔费用;剩下的800元用来支付书本、颜料、文娱活动用品、节日礼物等杂费,保证每一分钱都用得妥妥帖帖。

为了心中的“大同”

“我最想做的事,就是用我所学为国家做一点事。”从小爱看 《杨家将》 《岳飞传》 的刘哲昕崇拜英雄。而他所称的“一点事”就是用事实和他的理念告诉大家,不要老想着钱,照样可以把这个世界变得美好。

从某种程度上看,助学是刘哲昕为探索“知”而进行的一种实验———在学校,他研究的是一个落不进任何一个学科框架的领域,比如中国的民主法治道路,比如中国人的信仰和精神;在现实中,他要架起理论跟实践之间的桥梁。刘哲昕反复提到“家国情怀”“命运共同体”等这些他书中常出现的理念。行是为了更好地知,鉴定这些理念的真伪必须要去体验,刘哲昕要做尝百草的神农,而助学就是他检验的方式。在刘哲昕这里,助学和研究形成了一种良性互动:“我的时间分给孩子们,这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元知识———对生命的理解、对人和人关系的理解,对爱的本质的理解,这恰恰是奠定整个知识大厦的基石。这份体会连同助学中的案例,又通过我的课堂传递给了更多的人。”刘哲昕希望爱心团队成为“火把”,可以激发全社会共享。在他看来,这才是刘哲昕爱心团队最关键的部分。

刘哲昕喜欢读古代的经典,向往《礼记》 中的“大同”社会。他曾在书中写过一个愿望:无所顾虑的远行,可以夜寐于途中,而这寄望于一个好的社会。刘哲昕说,他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助学这等对国家来说的“小事”,还是参与制度设计层面的大事,都是在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努力。“如果社会越来越好,那就为孩子们留下了更宽广的世界。”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