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让孩子成为“杀手型演奏者”

2016-07-22信息快讯网

钢琴、声乐、管乐、古筝……申城又进入了暑期艺术考级时间。由于每年的夏季钢琴考级大多被安排在8月初,因此,每年的7月是沪上琴童家中钢琴声最集中飘扬的日子,但也是不少琴童最苦恼的季节。

事实上,现在的音乐教育已经成为家庭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憧憬和希望,快乐和失望都在这其中。每个琴童家长的心中都有一个音乐神童梦,音乐神童是如何“加工”出来的呢?近日,出生于东欧音乐世家的波兰社会人类学家伊莎贝拉·瓦格纳带着她的最新力作《音乐神童加工厂》来到上海,这位通晓6国语言的波兰华沙大学教授采访了90位小提琴手,建立了339位独奏学生的统计样本,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研究,意在展现整个西方古典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的模式。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音乐神童,但作为家长,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音乐?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举行的新书分享会上,伊莎贝拉就琴童家长关注的诸多热点问题,给出了解答。

当孩子抗拒练习时,公开表演激发孩子练习的兴趣

“等我以后有了钱,就买十架钢琴,一架一架从楼上扔下去。”“外面有没有卖炸弹的,我想买个炸弹把钢琴炸了。”……几乎每个琴童的心底都曾无数遍地抵触或抗拒练习,装头疼、发烧或手指痛都是些小伎俩,他们还有更难以察觉的抗拒招数。

伊莎贝拉通过访谈独奏学生发现,这些难以察觉的抗拒招数中,最为常见的是“机械式练琴法”,即缺乏投入和注意力的练习方式,小提琴手把这类练习称作“无脑演奏”。比如当家长不在身旁时,他们边演奏乐器,还能边看漫画书或电视。一心多用的练琴方式大量存在,比如透过窗户观察外面的世界。一个十岁男孩住在一家汽车修理厂附近,在练琴的同时,他观察了店里技工一整个月的行动,并能描述所有他见到的被修理车辆。

更有甚至,通过破坏乐器来逃避练习。伊莎贝拉访谈的学生中就有这样一个十岁女孩——她深谙如何用指甲将琴弦弄松,使其很容易绷断——在这种情况下,手指很容易受伤,必须立刻停止练琴。“意外”只在周六晚发生,因为此时无法马上买到新的琴弦——小提琴商店最早也要到周三才开门。由此,小女孩成功获得了三天假期。

“我认为高强度的乐器训练即是工作,正如高压环境下的工人会选择罢工一样,抗拒练习其实再正常不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伊莎贝拉建议,一旦孩子出现这样的行为,家长就不要再逼迫孩子练习了。家长也需要创造力,创造有趣独特的方法让孩子自愿和快乐地练琴,要想出办法让孩子玩音乐,而不是演奏音乐。

她还分享了一个年轻女小提琴家的故事,在小提琴家年幼时,有一次老师让她重复演奏一首乐曲十遍,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自然相当枯燥。于是,父母想到了一个办法——请小女孩轮流为家里的十个娃娃演奏,每表演一遍就相当于演奏一场音乐会。当女孩弹到第八遍时停了下来,父母又接着鼓励她,“还有两个娃娃没听过你的演奏呢,它们会伤心的。”在这样的情形下,她就会以最好的方式去演奏每一遍。

比起“名师”,善良又耐心的老师更适合年幼的初学者

如何选择老师,也是广大琴童和家长非常关心的话题。在伊莎贝拉看来,选择老师意味着孩子将在这位老师的人际网络中经历社会化。对于独奏学生的职业生涯而言,老师的选择具有战略性意义,重要性类似于一名年轻学者挑选他将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学。

伊莎贝拉把家长分为三类——菜鸟家长、内行家长和音乐家家长。对“菜鸟家长”而言,有两个因素在选择老师时比较重要,一是上课地点要离家近一点,二是小提琴课要避免与家长的时间、家里的活动安排产生冲突,另外上课费用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很多“菜鸟家长”不会考察老师的技艺或音乐演绎水平,而是通过他人口耳相传的信息来做判断。而“内行家长”则是按熟悉的方法培养孩子,选择老师前会听取多方面的建议。“音乐家家长”的决策则具有高度前瞻性,就像一些父母在为孩子选择初中时,已经在打算他们会进哪个高中、哪所名牌大学了。

年幼的孩子刚开始练琴,有家长就忙着为他们物色“名师”,伊莎贝拉却认为,在孩子年幼时,家长千万要谨慎选择名师。“名师一般都要带很多学生,他们并没有足够多的耐心和时间去辅导年幼的孩子,尤其如果当名师的教学方式也是干巴巴的,对孩子的影响肯定是弊大于利的。”伊莎贝拉说,孩子都很敏感,他们会觉察到父母动用了很多人脉关系去寻找名师,在练习时会有很大压力,其实完全可以等孩子学到一定水平时,再找名师也不迟。比起威严的“名师”,善良又耐心的老师更适合年幼的孩子。

琴童要保留一部分脆弱性,否则只会成“空壳演奏家”

“我一直很害怕一天8小时的训练,我觉得非常痛苦,所以一直没往专业方向考虑。承受了如此大的压力,每天高强度地重复练习,那些孩子长大了后还会继续享受音乐吗?”

“中国的一些学生可以考到钢琴十级,但现实生活中,他们并不听音乐,甚至连爵士乐也不听。孩子的音乐品位究竟是可以培养出来的,还是天生的呢?”……

在新书分享会上,一些尖锐问题抛向了伊莎贝拉。“对音乐教育而言,常被忽略然而非常重要的,是保持琴童的一部分脆弱性,即对艺术的敏感,否则只会成为一个技巧纯熟的空壳演奏家。和一战成名比起来,音乐更是一生的事业。”在伊莎贝拉看来,培养独奏学生除了要让他们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外,也要警惕千万不要让孩子成为杀手型的演奏者。

何为“杀手型演奏者”?伊莎贝拉说,他们的表演通常是横冲直撞的,表演难度超高的乐曲,但却没有用灵魂在表演,只是一个“空壳”,其实他们的内心早已破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孩子的脆弱性,或是比较天然的情感,这是非常重要的。

独奏学生最终成功的秘诀还在于创造力,而不是机械地演奏和模仿。在长达十年的观察中,伊莎贝拉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最出色的学生往往来自移民家庭,他们常年迁移,掌握多门语言,她也由此得出结论——文化的多样性才能滋养创造力,移民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接受了多元的文化熏陶,演奏乐曲时也有着多样的理解和表达。

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伊莎贝拉建议,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学习乐器,那么在他演奏完一首复杂的乐曲后,可以让他再表演自己真正想要表演的东西,或是表达他此时此刻真实的想法,哪怕是唱出来也行。通过一种音乐形式表达当下的心情。

伊莎贝拉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在20世纪30年代之前,古典乐演奏家很多同时都是作曲家或指挥家,一方面演奏乐曲,一方面也创作乐曲。但20世纪50年代之后,越来越多人只是专注于去演奏一个具体的乐器。“所以我希望那些学音乐的孩子家长,应该试着让孩子去更多地体会音乐的快乐所在,这可能是改变整个音乐教育方式的小小起步。”

2岁女童遭故意遗弃 专家建议:撤销监护权不如让孩子回家
沪上培训机构开设儿童VR课 家长忙给孩子报名
55%人口没买房 德国是怎么成为"租房国家"的
上海的孩子们课堂上都学些什么?中小学新学年课程安排出炉啦
致命 饿的时候千万别吃10种食品
给孩子读古诗,应该选什么样的
四大影响孩子前途的家居风水 千万要避免哦
戒毒所为何成为垃圾填埋场
高房价还能持续多久?谁又将成为房子接盘侠?
北京和上海,谁会成为下一个世界艺术中心?
当文化创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千万别问上海人这些问题 这次是认真的(图)
杨浦旧改惠及5万户 一大波千万富翁即将问世
闵行半年拆违千万平方米 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家长必看必收藏 孩子再吃这些零食会致癌
课外补习能缓解学习焦虑吗?
在高架上骑着两轮摩托巡逻执法不停歇—— “烤”验下,“焦”警守护城市道路
“崇明撤县建区”工作大会举行,县级建制在沪成为历史
为孩子们留下更宽广世界
上海人千万要注意 做完这9件事一定要洗手!
上海成为国产游戏“出海”第一站
还记得上海网络红人小胖吗 人家孩子都2岁了!
父母为孩子装修儿童房 五大注意事项需注意
希拉里正式成为总统候选人
如果你在上海,千万不要问上海人这些问题!
不要让良法成为“纸老虎”
在上海 身家千万的富豪竟然过得如此任性
暑假过得比上学还辛苦 有孩子一周上13个课时培训班
上海成为"二手房城市" 中介进入百亿元规模
为什么要考好的高中?这六大点一定要讲给孩子听听
首届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揭幕 入围半决赛必须演奏《梁祝》
暑假了,让孩子读读这100本青少年优秀读物
上海人千万别让孩子玩这个!已有宝宝突然中风
是时候,为她们演奏一曲永不放弃的“女排精神”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