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键“变身”毕加索 文艺心软件红到爆

2016-08-02信息快讯网

 

近几日,微信朋友圈被一大波“油画”刷了屏。美食、宠物、美颜,一幅幅极具生活气息的画面以立体主义、抽象主义等笔触描绘呈现,标签写的是毕加索、蒙德里安。唯有右下角的字母水印,暴露了它们的真实出处——PRISMA,这款美图应用在发布4天后就登上了俄罗斯、乌克兰等十国APPSTORE下载榜首,现在它“火”到了中国。

如今市场上的美图应用多如牛毛,人们对绘画效果的滤镜也早已习以为常。PRISMA的特殊之处,或许就在于“毕加索”等大师的名字所附加的艺术指数。让随手拍“秒变”名画的便捷功能,契合的是大众希望参与高端艺术的期待,投射出的是科技对艺术的深远改变。上海大学副教授、中国美院绘画与现象学博士孙尧认为,相比于在博物馆欣赏名画,这种接触艺术的方式更没有距离感,也调动起了大众的参与感;只不过就像站在美术馆门口看广告海报一样,修图软件离艺术本身之间有着“质”的差异和距离。

人工智能不是它脱颖而出的亮点,“毕加索”才是

最近网上流行这样一个说法:“全世界一半的潮人在抓皮卡丘,另一半在用PRISMA修图。”虽是夸张,却也道出了这款现象级美图应用的火爆程度。

这款手机应用由4个俄罗斯年轻人仅花费一个半月开发,6月在IOS系统上市后,一个月下载量高达750万,风靡40多个国家,在社交网站推特、脸书、Instagram上屡屡刷屏。连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也玩得不亦乐乎,在网上晒出两张PRISMA处理过的风景照。上周,随着安卓版本的面世,这款美图神器在中国也掀起了热浪,连续多日都出现因服务器超载而延时的“爆网”现象。

白领徐女士上周末刚参加完同学聚会,一天后,朋友圈就开始出现各种用PRISMA处理后的晒图。同学间拥抱、觥筹交错的普通场景经由粗犷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渲染,瞬间变为印象派、野兽派的前卫画作。“很少有一款APP大家能玩得这么嗨的,就好像请来了野兽派画家劳尔·杜飞给我们画像。”徐女士说,有人还提议把处理过的聚会照片都打印出来,办一个“阅后即焚”式的“当代艺术摄影展”。

在PRISMA的用户中,像徐女士一样的新晋“狂热粉”不在少数。许多人都在晒图时加上“毕加索从未面世的神秘作品”“新拍下一张康定斯基的画”等调侃文字,从中不难看出,这款美图应用“自拍变名画”的便捷功能,击中的是广大用户的一颗“文艺心”。尽管出品方一再强调,这款软件并非简单地在图片上加一层滤镜,而是综合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获取著名绘画大师和主要流派的艺术风格,然后对照片进行智能风格化。但“人工智能”绝非它吸引大众的要点,一个个艺术大师的名字才是。目前PRISMA拥有的36款美图效果,包括了毕加索、爱德华·蒙克、康定斯基、蒙德里安、劳尔·杜飞等大师风格,还有波普艺术、浮世绘、马赛克、美漫等艺术效果。还有网友整理出详细的使用攻略:“用‘印象派’跟‘劳尔’两种效果叠加,会有莫奈的感觉。”

 

一键“康定斯基”,科技会否撼动“高冷”艺术

仅凭指尖点击,就能一键“毕加索”,一键“康定斯基”,抽象派、野兽派这些曾经在大众眼中遥不可及的“高冷”艺术,似乎正在科技的衔连下与普通人“亲密接触”。在科技的持续进步之下,艺术将会面临怎样的改变,是PRISMA留给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很多人之前并不知道毕加索、康定斯基的代表风格。但是通过软件处理的过程,人们可以把这些名家跟他们的画作直接联系起来,用一种趣味性的方式来认识艺术家。”孙尧非常乐于看到PRISMA的流行,他认为,相比于在博物馆欣赏名画,这种接触艺术的方式更没有距离感,也调动起了大众的参与感。不过,手机应用只能为艺术和大众牵一根线,要通过它来深入了解、还原艺术家的作品,目前不可能实现。“大师的风格都是经年累月积淀出来的,作品中的语言非常丰富。修图软件的处理目前还比较简单粗暴,很难高度还原艺术家的风格。”在他看来,PRISMA的确提取了大师风格中的一些代表性元素,比如色彩、线条、明暗等,但是在构图、对人物的变形处理等方面都跳不出原照片的框架。因此,在专业眼光中,经“毕加索风”处理后的图片其实并不太像毕加索的画风,真要了解毕加索,还得去看他的原作。

当然,目前软件存在的技术瓶颈,并不代表未来没有突破的可能。在人工智能的不断进化之下,高度还原某位大师的画风也并非天方夜谭。科技将会形塑、改变艺术的现有格局,这几乎是一个可以肯定的预判——被改变的不单是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也包括艺术的创作群体,呈现和观赏形式,以及相应的评判标准。这种改变已经在悄然发生。“比如以前画人像,模特必须坐在面前,但有了照相机以后,就可以对着照片画。以前专业绘画要经历长时间的训练,现在数字绘画工具可以高度模拟各种笔触,更多普通人的艺术创造力也可以被充分激发。”孙尧指出,科技正在、也必将为艺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创作语言变得更为丰富多样,“但是,多元并不是更替”。无论如何,技术都不可能取代艺术家的创造力,手工、传统艺术的魅力也不可能为新兴的艺术形式所替代。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