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精神在歌声中薪火相传
上海歌剧院重排的1965年版《长征组歌》昨天在大剧院上演。本报记者叶辰亮摄
1965年,肖华将军回顾他在长征中的真实经历,创作了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征组诗”。随后,作曲家选择其中的10首谱成组歌,分别描绘了10个环环相扣的战斗生活场面,最终汇成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大型声乐套曲——《长征组歌》。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上海歌剧院最近重排1965年版 《长征组歌》,并于昨晚亮相上海大剧院,再度把观众带回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值得一提的是,肖华将军的小女儿肖霞听说上海歌剧院将重排 《长征组歌》,日前特意从北京赶来,向记者深情讲述她父亲创作 《长征组歌》 的点点滴滴。
上海曾是《长征组歌》走遍全国演出的重要一站
肖华出生在江西省有名的“将军县”——兴国县。说起创作 《长征组歌》 的起因,肖霞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后,父亲一直忙于工作,后生病到杭州疗养。父亲早就有讴歌长征的创作冲动,眼下又有了空闲时间,于是开始酝酿起 《长征组歌》 的创作。“我父亲在创作时想起那些牺牲的战士,总会忍不住泪流满面。我母亲后来告诉我,有时她站在我父亲身后,看到父亲的稿纸上都是泪痕。”“我父亲在 《长征组歌》 中写的,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也只有亲历长征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深情的诗句。”
肖霞透露,周总理高度重视 《长征组歌》 的创作。当她父亲将刚创作完成的“长征组诗”分送中央和军委的领导,周总理第一时间仔细阅读,随即给她父亲打电话:“肖华同志啊,你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为子孙后代做了件大好事,我谢谢你。”
当总理听说战友文工团在排练 《长征组歌》,多次去亲自指导。“《长征组歌》 排练时,战友歌舞团的团员大多是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长征,也不知道长征到底有多艰难。”肖霞说,为了让年轻的团员能够唱出真情实感,团里请了老红军来讲长征的故事,讲到动情处,年轻的团员与老红军们哭成一团。1965年“八一”建军节,《长征组歌》 正式演出,连演30余场,场场爆满,很多老红军满含着热泪看完演出,仿佛又走了一次长征路。
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是1965年《长征组歌》 走遍全国演出的重要一站。《长征组歌》 在上海当时的徐汇剧场、文化广场等地演出引起了轰动,10多天的演出,门票一售而空,有的群众买不到票,就把节目单买回家留作纪念。
尽可能恢复1965年版的原貌
《长征组歌》 自1965年诞生后经过了多次修改,产生了不同的版本,并产生了3个相对稳定且广泛流传的版本,即1965年的公演版、1975年的复演版、1992年的舞蹈版。其中,1975年版流传时间最长、范围最广、观众最为熟悉,在歌词及最后“大会师”段落的处理等,与1965年公演版相比有较多改变。而1992年版,在将歌词全部回归到最初的同时,增加了乐队编制、合唱人数与篇幅以及舞蹈元素。
这次上海歌剧院的复排,希望尽可能恢复1965年版的原貌。在经多方考证之后,最终采用的是1965年最早版本的歌词,而合唱、乐队的音乐部分以1975年版为基础,力求音响声效完美呈现。与此同时,《突破封锁线》 《过雪山草地》 等段落中合唱演员的队形变化、动作,舞台上的置景等细节,也同样力争尽可能地遵照1965年的公演版本。尤其是“过雪山草地”一章中周总理曾亲自指导过的排演动作,也完整保留。
熟悉 《长征组歌》 的观众也许知道,《长征组歌》 不仅仅是一部大合唱,它的演出形式,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演唱过程中,合唱团员身着军装,根据歌词内容在台上变幻队形,年代感十足。
距上海歌剧院上一次 《长征组歌》 演出已经过去了15年。这15年中,当年参演的老一辈团员大多已经退休,一批80后、90后的新生代演员都是第一次接触这部既熟悉又陌生的红色经典。除了表演过《长征组歌》中的某个选段,全景式的完整呈现对这些年轻演员来说也是头一遭。在排练厅里,一个看似简单的左右摆动的动作,要达到整齐划一却并不容易。团里不少老演员为了带好新团员,排练间隙也顾不上休息,为年轻团员传授经验。一个摆头,一个挥手,一词一句地解说,让年轻团员迅速跟上排练的节奏。
作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专场演出,昨天除了《长征组歌》,上半场还由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了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的第二和第五乐章。
报记者 徐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