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学生在暑假录制80年前红军长征的纪录片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的学生团队重走长征路,路过“红井”并品尝了清澈的井水。张恬供图
在烈日和暴雨下,走在昔日红军长征途经的泥泞山路上———对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张恬等12名大学生来说,今年暑期的这一趟“重走长征路”行程非常特别。因为这趟路程的背后还勾连着一个美好的愿景:下个月,上外德语系将派出一批同学赴海德堡大学、拜罗伊特大学等几所德国高校交流。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何不借这个机会,给更多国际友人讲好“中国故事”,讲讲80年前的红军长征! 为此,上外的学生们决定,在暑假录制一组80年前红军长征的德语视频,力争“有图有真相”。
除了博物馆中摆放的各种武器和生活用品可以为这段历史作证,在上外德语系学生的眼中,那些“活着的历史”更值得记录。
【口述实录】
讲述人:张恬 (上海外国语大学德语系学生)
长这么大,我和我的很多同学,还是头一遭这样密集地吃苦:在7天时间里,先后走访了瑞金、于都和赣州,整个行程排得满满当当,因为要完成外语纪录片的原因,每个人都格外忙碌。
记得我们刚到瑞金后,就去参观了中华苏维埃纪念园,这里有高19米的“红星耀中华”雕塑、13个苏区雕塑和纪念鼎,还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铜像。可以说,每一组雕塑都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创业时期的光辉历程。
每到一个有重要意义的博物馆或纪念园,我们团队中就会派出一名同学担任主持人,现场用德语或瑞典语进行讲解,展示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以及那些惊心动魄的经历。
有一天,我们走到了“红井”。这是当年毛泽东主席带领人民群众用劳动工具挖的水井。据说,毛主席当时为了改善沙洲坝人民吃水困难的情况,打破了沙洲坝为“旱龙”,不得挖井的迷信思想。1950年,瑞金人民为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重修此井,并取名为“红井”,即红军之井,同时立碑,上书“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红井”这个地方,我们不仅用多个语种讲述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还品尝了清澈的井水———当地人对“红井”名称由来的讲述以及我们在酷暑天喝上井水时脸上洋溢的兴奋,这些我们都记录在了镜头里。
包括我在内,我们团队中不少人都是从初中开始就学习德语了,所以一般的翻译基本可以胜任,唯一困扰我们的是,如何把长征沿途的故事讲好,让老外也有兴趣看下去。我和同伴们都觉得,讲好长征故事,素材重要,语言也很重要,所以平时空闲的时候大家有空都在写台词、背台词。遇到文字表达吃不准的地方,我们就通过微信向远在德国的老师求助,很快就会等来老师的修改建议。
记得有一次,我们来到江西的于都河边,这是当年“红军长征第一渡”发生的地方。那天正好下暴雨,为了录视频,我和小伙伴们顾不了打伞,当时唯一的一把伞留给相机撑了,保护它能真实地记录这里气候的恶劣。说实话,站在暴雨里不打伞,对很多小伙伴来说也是头一次,正是因为有了切身的吃苦经历,我们才能对当年红军长征时的艰苦有那么一点点体会。
沿着当年红军的长征路行进,我们还特意走访了当地几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记得其中有一位名叫周含笑,她是客家山歌传承人,接受采访时,她专门表演了两段富有民族特色的山歌片段,她的一招一式都精气神十足,那婉转动人的嗓音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想,之所以说长征精神永存,就是因为这一历史事件已经融合进了当地的文化。周含笑也告诉我们,虽然客家山歌在这里曾经是一种激励人心、鼓舞士气的文化,但在当今这个时代也有式微迹象,开始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为此,她在当地自发组织山歌演唱学习团队,希望能培养出更多客家山歌文化的传承人。
和周含笑老师的对话,让我们对文化传承有了更多的认识。要让长征精神永驻,青年一代除了要了解这一段气壮山河的史实,更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传承这种精神。对我们来说,掌握一门外语只是跨越第一道坎,要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长征的故事,长征精神的对外传播中必须加载中国文化元素。有感于这一点,我们觉得,这一趟重走长征路的行程,真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它是一种挑战,也让我们收获了成就。
报首席记者 樊丽萍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