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后种族”神话的破灭

2016-08-11信息快讯网

美国的种族冲突继续发酵。警局在执法中普遍存在对美国黑人的种族歧视,美国司法部于10日公布了一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警察局的报告这样写道。

 

此份报告的导火线是引发美国大规模抗议的黑人青年格雷的死亡悲剧。正如报告中指出,巴尔的摩警局在执法的每个环节中都不成比例地干扰当地黑人的生活,经常在无正当理由情况下搜查或逮捕黑人、报复性执法、对违反执法规定的警察不采取惩罚措施。格雷正是在遭遇无故拦截、盘查和搜身时与警方起了冲突,在试图逃跑时被警方控制。警方从他身上搜出一把弹簧刀,并据此将他逮捕。格雷最终因脊椎受损不幸伤重不治。

格雷死亡事件报导后马上引发巴尔的摩民大规模的骚乱,愤怒的民众抗议示威使警方头疼不已。市长在警方公信力丧失的情况下不得不请美国司法部就该案展开调查,而调查结果表明格雷的悲剧绝非个案。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巴尔的摩的种族冲突由来已久。百老汇有一出长演不衰的音乐剧《发胶星梦》,就以1960年代当地的种族政策为故事背景,讲述当地电视台隔离黑人,只有“黑人日”才能短暂出镜,而白人女主角不断和姐妹们一起劲歌热舞,心怀“每天都是黑人日”的梦想。女主角选秀成功被获准出镜后,又带着一帮黑人朋友冲破电视台的种族歧视“隔离墙”,大闹演播室,让全国观众通过直播反思种族问题。种族和解的期待在舞台上大放光辉,感动了一批又一批观众。但是现实却是暴力冲突反复上演。

黑人总统上台,黑人反而越混越差

不仅是在巴尔的摩,美国司法部此前也曾调查俄亥俄州克里夫兰警察局,指出该局警察的“执法模式为过度使用暴力”。

然而三令五申的改革始终无法进行,种族冲突只有愈演愈烈。7月美国连续发生多起无辜黑人遭警察暴力执法枪击的案件后,达拉斯爆发以“黑人的命也是命”为主题的集会,而就在集会现场,五名维持秩序的警察无缘无故被黑人退伍军人米卡·约翰逊(Micah Johnson)报复性射杀。

 

此事在美国引发强烈反响,正值大选,各派观点纷纷展开争论,但无论怎样粉饰太平,“后种族时代”的神话破产的事实已然是公论。

媒体的报道时常呈现美国各民族和乐融融的假象,黑人奥巴马都当上总统了,政界、文化界、体育界也不乏明星,似乎宣告美国已进入“后种族时代”,基本上不存在种族问题的时代。但是光鲜的个案无法掩盖黑人仍然在美国遭遇普遍歧视的事实。

 

总统是黑人,黑人的处境反而在他的任期内恶化了。据外媒报道,奥巴马上任至今,黑人年收入中位数下降了10.9%,而白人年收入中位数则上涨了3.6%。贫困导致了一系列问题:30%的黑人儿童受到饥饿困扰;25%的黑人女性没有医疗保险;65%确诊爱滋病感染者为黑人女性。白人家庭平均年收入是黑人家庭的14倍。

学界认为,美国对黑人存在一种制度性歧视,系列法令政策导致了美国黑人普遍的贫困、破产、犯罪、患病乃至死亡。其中最明显的一项,便是行政与司法系统对黑人“贫困与犯罪”的打击。

 

尽管60年代的少数族裔运动让种族歧视的言论和行为不敢明目张胆出现,它却改头换面在法律中达到了更好的效果。1994年,克林顿力推的《暴力犯罪控制与执行法案》获得通过,大幅增加警察人数,拨巨款兴建监狱,并提出了“三振出局”(Three Strikes Law)的刑罚原则,黑人成为主要执法对象,大规模入狱。1996年,他又进一步推行《反恐及有效死刑法案》,限制在押人员寻求减刑。

“911”事件后,《爱国者法案》使警察借助“反恐战前线”的身份,装备大大升级,但监管和培训却并没有跟上。持有强杀伤力军备的警察不知轻重,在执法时过度使用暴力,极易造成惨剧,而黑人又首当其冲。

 

“黑人的命也是命”VS“所有人的命都是命”

2013年,“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在网络上兴起,抗议美国警察对少数族裔暴力执法,2014年夏,迈克·布朗被白人警察射杀后,运动从网络走到现实。迄今为止,美国已经爆发了数千场“黑人的命也是命”游行示威,包括纽约和华盛顿举行的两场全国性游行。而此次大选中,希拉里再次借助几次流血的种族冲突打出这个口号,吸引人们关注。

 

但美国社会也存在与“黑人的命也是命”唱反调的不同声音,那就是“所有人的命都是命”(All Lives Matter)。后者指责非裔美国人过分强调种族歧视与自身贫困、犯罪率高等问题的因果关系。认为政府优先解决黑人的问题,就等于宣告“黑人的命比其他种族的命更重要”,甚至会导致“逆向种族歧视”。许多特朗普的支持者都持有这种与希拉里针锋相对的观点,而选举中激烈的争辩和站队无疑将进一步撕裂社会各个阶层的立场。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