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空中救援的生命通道——“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成立
长兴的心梗患者经过“空中通道”被送到浙医二院救治。(浙医二院供图)
户外活动遇险情,直升机火线救援;危重病人需要紧急转移,直升机已经在医院楼顶盘旋……创伤急救有“黄金1小时、白金10分钟”之说,偏远地区,或者交通瘫痪时,用直升机把病人及时送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无疑是最合适的。“直升机救援”这些常出现在欧美大片中的场景,今后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越来越普遍。
14日上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由浙医二院和全国范围内13家知名医院,牵手中国最大的医疗直升机公司(中飞医疗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倡议,成立“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目前已有全国共68家成员单位,浙江省首批50家医院、4家急救中心共同加盟。今后,如果有车祸、心脑血管意外等需要急救的患者,拨打空中急救电话4008-120-120,经过快速调度,直升机就能在数分钟内快速起飞,带着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救援现场。
“感觉医院就在家门口”
上午8时40分,伴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一架直升机从浙医二院解放路院区6号楼楼顶停机坪出发,前往长兴县人民医院。直升机搭载着飞行医疗队的2名医务人员,承担这次空中急救的重要任务。
28分钟后,直升机抵达目的地。在空中急救医疗队和当地医院的医务人员做好交接后,9时50分,直升机再一次起飞。直升机搭载的是位心梗病人,急性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只有1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很快,这架与时间赛跑的直升机于10时18分平稳降落至钱塘江彼岸的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医务人员早已接到患者信息,并为其全程开通绿色通道。这位心梗患者马上被送入导管室,医生很快为他顺利放置支架,打通了被堵塞的血管。
患者是58岁的丁大伯,上午突发胸痛,赶到长兴县人民医院检查,被诊断为“急性心梗”。“医生告诉我这个病很危险,要马上放支架,还说杭州的浙医二院有直升机,可以过来接我去做手术。我当时想都没想其他的,就赶紧同意签字了。”中午手术后,丁大伯说,“幸亏直升机及时把我送到大医院,感觉浙医二院就在家门口。”
如何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时间就是生命,但一旦交通堵塞,“如何争分夺秒抢救患者”是摆在医院和患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空中救援是地面救援的有效补充,直升机救援可以说是为生命争分夺秒。”浙医二院院长王建安说,“很多欧美发达国家已经构建起空中急救网络,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因此项高效医疗服务而获救。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
按照国际标准,每3万人配备救护车1台;每100万人配备医疗专用直升机1架。我国拥有14亿人口,2020年将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人将达2.8亿。在浙江,截至2015年,60岁以上老龄化人口已达到984万,每5个人中有1人是60岁以上老人,医疗急救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这让建立空中急救网络体系成为必然趋势。
直升机的时速在300公里/小时左右,根据测算,直升机救援,市区范围内7分钟可达。“机舱内配有全套ICU急救设备,同时搭载飞行医生、飞行护士,患者可在飞机上立刻得到有效救治。”浙医二院滨江院区副院长马岳峰说。
“此次合作建立空中急救网络,是希望将这种快速救援方式常态化,做到一有需求就能立即响应。”王建安表示。
百姓能否打得起“飞的”
加入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高额的飞行成本下,普通百姓是否能打得起“飞的”?
“首先,要具备高水平医疗急救能力,拥有优秀的医护团队,老百姓信任、口碑好的医院。其次,联盟医院距离城市高速公路不超过50公里,在院内或周边具备开阔的直升机应急起降场地,如果高速公路发生意外事故,保证伤员在15分钟之内得到高效医疗救治。医院位置偏远,当地急需高水平应急医疗转运服务的医疗机构,都可以申请加入。”中飞医疗有限公司总裁钱嗣维说,目前联盟主要负责伤员、病危患者医院转运,事故现场紧急救援和远程搜救。
中国空中急救医院联盟将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援定位为公益性医疗救援服务,但从目前来看,因为飞机购买、运行成本很大,合作双方正在积极寻求社会资本来减轻公众使用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援的负担。从一般情况来说,直升机紧急医疗救援的费用是按小时计算的。钱嗣维说,目前一些保险公司已经推出“直升机医疗救援险”,个人通过购买商业保险,缴纳较少的费用就可以使用直升机医疗这种高效医疗服务。预计浙江地区的保险费用在300元/人。
此外,老百姓还可通过公益基金申请补助。浙医二院将联合中飞医疗以及全国503家公立医院作为共同发起人申请成立“飞行医疗慈善基金会”,首批救助范围包括家庭困难的群众以及警察、消防战士、电力维修工人等高危人群,未来目标是实现全社会免费救援。(本报杭州8月14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