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15个楼宇立体服务站二次开发 打通最后距离

2016-08-22信息快讯网

沪15个楼宇立体服务站二次开发 打通最后距离-信息快讯网

静安团区委组织青年开展“美食沙龙”活动。

从单兵作战,到“统一战线”,静安群团改革已初显成效。记者从昨天召开的静安区召开区委党的群团改革推进会上获悉,静安将对15个“楼宇立体服务站”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整合群团和社会资源。此外,经该区工青妇街道等共同努力打造的“七浦汇”党群服务站等也于近日投入使用,为白领聚集的地方提供个性化的关爱服务。

“白领驿家”等增设职工入会申请点

据了解,楼宇经济是静安区的主要经济形态,有数十万工作在楼宇和园区中的白领群体。此次群团改革,静安对15个“楼宇立体服务站”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整合群团和社会资源,打通联系服务白领群体的“最后一公尺”。

“我们在‘白领驿家”所在楼宇中增设企业体制外职工直接入会申请点,探索完善企业体制外职工直接入会模式。整合发挥工青妇资源优势,‘爱心妈咪小屋’、‘职工书屋’、‘青年中心’、‘乐活青春’、‘妇女之家’等一批工青妇的工作品牌、阵地和资源入驻楼宇立体服务站。让白领群体在享受便捷服务的同时,着力提升群团组织的识别度,不断增进群众对群团组织的认同感。”静安区群团改革相关负责人解读说。

据悉,为了着力推进群团组织“全覆盖”,静安加强了“小三级”工会组织建设,积极探索企业体制外职工直接入会模式,在“白领驿家”、七浦路服饰商业街区、市北工业园区等群众集中领域,增设职工入会申请点,广泛覆盖区域内非公企业职工群体。与此同时,静安还推进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兼任团建指导员,吸收居委会中的年轻社工担任青年干事,机关专职干部每人定点结对2个基层团组织,对基层团建工作给予帮助并解决实际问题。

工青妇共享群团资源为七浦路商业街补短板

“以前,工青妇都会单独出击,为楼宇和园区的白领提供服务,属于单打独斗,现在三家资源实现了共享,打造群团组织共享平台。”据静安区群团改革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深入推进群团改革的过程中,群团组织坚持边调研边推进,深入排查问题,借力专家团队,努力补齐短板。例如,七浦路服饰商业街区从业人员近2万人,最高日人流量达到10万人次,其中90%的从业人员为青年和女性。

根据这些特点,静安整合工青妇和街道资源,以“党员之家、职工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为平台,向群众提供包括经营服务、生活服务、健康服务、文化服务、权益保护、志愿公益等在内的30余项服务。同时,在服务覆盖的同时,以“职工体制外入会”、“街区青年理事会”(筹)为平台,推进组织覆盖。

“七浦路有6500多个商铺,我们还鼓励那里的从业人员捐出残次衣物给贫困山区,99%的从业人员都欣然支持。”静安区团区委书记马士威介绍说。

据静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工青妇群团组织建立了群团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常态机制和硬性任务,团区委借助“团·在一起”APP即时考核系统,对走访联系情况进行“周点评、月排名、季考核”,同时积累了反映普通青年诉求的“大数据”。依托“白领驿家”、“幸福益站”等社会组织和社会化平台,整合注入工青妇群团资源,提升辐射能力,共同服务凝聚楼宇白领,共同引导白领参与社会公益。

[相关]

浦东青年中心将探索“错时上班”

本报讯浦东新区团委将在各青年中心探索实行“弹性时间工作制”、“错时”工作制,鼓励在8小时之外联系青年群众。这是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刚闭幕的共青团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五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获悉的。

据悉,接下来浦东团委将推动青年服务阵地建设,继续在青年聚集的社区、园区、楼宇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建立理性有序的青年参与机制。加快推动南浦广场公园青少年活动阵地改造项目,争取年底前完成主体工程建造。

此外,还将健全完善定期联系基层制度。紧密团青关系,以基层需求为导向,落实好浦东共青团干部直接联系青年制度(“1+100”制度)。全区每位专职团干部以团建联络员的身份经常性直接联系不少于100名不同领域的团员青年,其他兼职团干部联系不少于10名团员青年,倾听好基层诉求、服务好青年需求。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