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奥数磨掉孩子的数学好奇心
小学阶段是否要让孩子参加课外数学思维训练班?初中学生是否有必要上奥数班?高中“刷题”对提高数学成绩真的有用吗?昨天,在沪参加全国“上海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的专家们,针对很多家长关心的三大问题,从专业角度作出回应,提醒家长不要因为过度的奥数培训磨掉孩子的数学好奇心。
超纲学习有碍思维发展
时下的奥数究竟有多热?一位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颇为无奈地表示,自己读四年级的小外孙也在培训机构读奥数班。当看到小外孙拿回家的教材资料后,这位老师惊呆了——孩子居然在背二元一次方程组、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和排列组合公式,然后“套公式”来解题。这位教师忧心忡忡地说,这些都是初高中的数学内容,居然被一些社会培训机构提前放到了小学数学训练班,将公式生吞活剥般灌输给学生,这是对小学生学习数学的极大伤害。
在这位专家看来,社会上反映一些小学生负担重,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小学生通过不同途径在学习超纲内容。尽管奥数火爆牵涉到一系列复杂的背后原因,但他还是希望家长明白,那些初高中的抽象公式方法是没有代数基础的小学生所不能理解的,只靠硬记和套用不仅不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更有碍思维发展和后续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或将产生“致命伤”——学生从小畏惧学习数学,或者认为学习数学就是套公式、死记硬背。
“别把孩子学伤了,对数学的好奇都没了!”谈及奥数热,全国人大代表、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吴正宪给家长忠告,与其让孩子枯燥机械地提前学,不如给孩子定制“营养又好吃”的学习内容,如果只是一味地把小学知识下放到幼儿,势必增加孩子的负担。家长要寻找适合儿童认知的教育方式,在吃饺子、分糖果等日常生活中,教孩子认识数字、辨识图形、学习简单的加减法。
数学竞赛切忌低龄化全员化
“奥数并不是对所有学生都适用的,家长应该清楚,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兴趣更重要,没有兴趣就没有激情和创造力。”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史宁中说。
在专家看来,孩子有没有数学天赋可能要到初中才能清楚,初中时孩子的思维渐趋成熟。但组织初中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活动应遵循三条原则:首先不搞低龄化———数学是逻辑思维学科,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寻找规律探究,核心是理解,这需要有一定年龄的、对抽象和逻辑不陌生的学生;其二不搞全员化——奥数终究是面向有数学特长,有余力并且自愿的小部分学生;其三不搞功利化——参加奥数班的目的不应是为了竞赛获奖或者升入优质高中,它诞生的初衷是为了那些渴望发展思维能力、对数学有特长和需求的学生。
“尤其对初中生来说,参加奥数班不等于将来进好学校,学校课堂是优秀学生的原点,也是学生体验完整学习过程的主阵地。”上海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顾鸿达说。
“刷题”是低效的学习方法
对于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刷题”现象,专家认为,“刷题”不能说完全无效,但肯定是低效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缺少了学习的针对性,它让学生重复操练已经会的内容,让不会的难题越做越多,负担越来越重。
学好数学,关键在夯实基础知识。在一个单元的学习里,学生首先要弄清本单元提供的最基本的数学事实,有哪些基本原理公式,涉及的问题用到了哪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们的基本应用在哪里。顾鸿达提倡,高中生做题应该“少而精致,锲而不舍”。
他说,“少”来自教师角度,教师在日常教学和测试后,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精选问题,去掉重复性的、已会的,补充易错易混淆的数学题,体现重要思想、重要方法与知识的联系,这比单纯“刷题”更高效。“精致”面向学生,要求学会引申反思,在做题后多思考是否有其他解题方法,融会贯通,举一反三。“锲而不舍”指遇到难题不轻言放弃,多耗费一些时间用心思考,实在想不出的,鼓励寻找同伴群策群力,与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收获豁然开朗的成就感,这绝不是翻提示找书后答案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