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流学科建设成绩喜人

2016-09-20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樊丽萍) 上海的一流学科建设成绩喜人,沪上已有高校在入围全球前万分之一的学科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记者从日前举行的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上获悉,在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等教育综合改革配套政策的激励和推动下,近年来,上海高校部分学科已经站在同类学科前沿。

根据美国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2016年5月的最新数据:上海高校入围全球前百分之一的学科79个,比2015年同期增加11个;入围前千分之一学科达到9个,比2015年同期增长2个;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工程学学科首次入围全球前万分之一的学科,这也是国内第二个入围全球前万分之一的学科。

除了高校在学科发展水平上进步明显,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领域,上海也在不断取得原创性突破。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暗物质探测实验组开展的首个百公斤级大型暗物质实验,标志着中国在暗物质探测这个前沿科学领域紧跟了世界先进水平。复旦大学研发团队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的微电子基础器件:半浮栅晶体管 (SFGT,Semi-Floating-GateTransistor),这种新型的微电子基础器件的成功研制,有助于我国掌握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在芯片设计与制造上获得更多话语权。

就在不久前,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果公布,上海在全国排名第二,上海交通大学总项目数901项,总直接经费5.08亿元,项目数、经费数继续位列全国第一。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上海多所高校传出捷报。比如,复旦大学的抗肿瘤药物专利以6500万美元许可美国HUYA公司获得该药物除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以外的全球独家临床开发和市场销售权;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专利转让、许可年度总收益5200万元等。

此外,上海理工大学的太赫兹技术研究团队和上海海事大学的光纤传感监测技术研究团队,均按照新修订的科技成果转化法,享受到了股权激励并组建公司推进成果专业化。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针对熊胆基源紧缺国家重大任务,发挥中药生物技术优势,通过校校联合、校企协同,吸引企业、国家投入资金共2000万元,成功突破了人工熊胆生物转化关键技术,实现了10公斤级中试放大,开创了生物技术在中药资源领域应用的新局面。上海海洋大学的深渊科学与技术团队参加了万米科考船“张謇号”首航,完成4000米级南海海试、8000米级深渊海沟海试及科考。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