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大白兔”后的冠生园

2016-09-27信息快讯网

卖掉“大白兔”后的冠生园-信息快讯网

图说:新闸路冠生园集团总部如今正在转型发展地产及众创空间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慧社区。

冠生园创建于1915年,已有101年的历史,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名牌老字号企业。曾经主要生产和经营糖果、蜂制品等食品行业,有大白兔等驰名商标。2012年初,冠生园集团将主业食品制造打包出售给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并将总部大楼出租,以1300万元租金计划打造“互联网金融园区”。

回忆起四年前卖掉食品主业,冠生园集团总经理万黎峻说,那阵子公司所有人都有过痛苦。

在上海,所有人都知道冠生园,也认这个牌子。自从1915年创立以来,从最初的蜜饯,到后来的月饼,以及解放后的大白兔奶糖,这家老字号已渐渐成为城市记忆的一部分。在徐汇区,甚至还有条以它命名的马路。

不过,一切都变了。2012年初,冠生园集团将主业食品制造打包出售给了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最直观的说法是,冠生园集团卖掉了大白兔奶糖,而新拥有者上海梅林也属于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万黎峻亲身参与到这场变革其中,随后出任总经理一职。如今,他正在做的事情,或许是历任冠生园掌门人中,最为“奇特”的一个。

辟800平方米孵化创业

冠生园集团正在做的事,和它越来越值钱的地有关。

通过商业出租,位于新闸路1418号的总部已带来可观的收入。这栋总面积超过12000平方米的建筑,是冠生园集团的总部,曾有300多人在这里办公。它毗邻静安寺,旁边就是“梅泰恒”金三角商圈,周边密布的顶级写字楼,每平方米月租金数以百计。

万黎峻告诉早报记者,现在入驻其中的,都是平安银行、坤艮基金等金融机构,每年租金超过1300万元。这是冠生园集团目前最主要的收入。

当然,万黎峻想要讲述的故事更为远大,而不只是当一个收租者,虽然这也是笔不差的生意。他设想打造的,是一个“互联网金融园区”。

他喜欢用“富集”这个词讲述他的想法,资源富集过来,人才也富集过来。其他高频出现的词,还有“生态”、“数据”、“物联”等等。可以理解为,他希望这些在产业链中占据不同位置的公司入驻后,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在万黎峻的设想中,冠生园集团会是一个综合性的服务者,为租户提供对接产业等一系列增值服务,从中能获得租金以外的利润。

伴随这一构想的是物理空间的改造,新闸路总部门口,新的招牌“冠生园互联网金融园区”两年前已换上。

除了新闸路总部,冠生园集团在上海还有5块地。按照万黎峻的想法,这些原先的厂房,最近陆续收回后,也将被打造成一个个园区。

大面积地出租,除团队30多个人自身办公区之外,该金融园区还辟了800平方米的空间,用作一项叫“梦创空间”的事业。这是一个创业孵化器,很多地方现在也在做,但在冠生园集团的版图内,它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服务别人的学习者”

早报记者初次见到创客王勇的时候,他独自一人在“梦创实验室”里工作。这属于“梦创空间”的一部分。

王勇和他的团队是6月份搬来这里的,这个实验室确实给他们带来便利。他们想要打造一个PRT(个人快速公交)类的新型交通系统,计划在地铁似的轨道上,高密度地放满一个个小车厢,然后让轨道跑起来。

每个月的28日,互联网金融园区五楼星云厅,冠生园都会迎接不少像王勇这样的年轻创客。路演考核通过的团队,按照协定可以免费入驻“梦创空间”半年,进展顺利的,还能再延长半年。

“梦创空间”主体就是一个400平方米的办公大厅,里面摆放着六排桌子,黑白相间的桌板显得简洁,没有太多别的东西。带领早报记者参观的“梦创空间”项目负责人树杨说,最近正好在轮换期,很多新的团队都还没有入驻。

隔着一个转廊,里面是“梦创空间”第二期,也是400平方米。和一期不同,这是一个个密闭的区域,里面驻扎着几家初步成形的创业公司。树杨说,这里收取低于市场价的租金,一期的团队拿到融资后可入驻。

“既然国企缺乏创新,那我们就直接把创新请进来。”树杨告诉早报记者,从去年开放以来,至今已有几十支团队入驻过梦创空间,而且一直保持着流动的状态。

一般而言,众创空间以租金收入或股权投资盈利,但冠生园不收租金,至今也没投资过一家公司。这个800平方米的空间没带来什么收入。万黎峻的说法是,作为一家国企,有责任拿出这些存量资源,回报社会。

然而,对于冠生园来说,或许真正重要的是一种学习。事实上,通过出售主业,冠生园回笼了相当可观的资金,成立或者入股基金从事投资显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万黎峻同样不否认,未来有进入投资领域的计划。不过,他所谨慎的是,作为国企,冠生园集团负有国有资产保值的责任。在真正进入投资领域前,梦创空间的实践确实是一个良好的学习机会,既可近距离观察创业公司的运营,也可通过接触投资者,直接学习投资的门道。

不过,在这些开始之前,冠生园集团现在最大的收入,仍是那1300万元的租金。

“到底如何定位现在的冠生园?”早报记者问。“是一个服务别人的学习者。” 想了一会儿后,万黎峻说。

百年服务创新精神不变

万黎峻说,并入上海梅林并非冠生园自己的决策,当时的大背景是上海国企改革转型,光明集团具体推动部署实施,“我们服从大局配合后的综合结果”。

资产证券化被认为是国企改革的催化剂。核心业务改制上市,母体则作为存续企业保留,这一做法就是证券化的一种。

事实上,当整体进入上海梅林后,冠生园食品的品牌和体系都得到了保留。

作为品牌而言,冠生园对于这种拆分或许并不陌生。它曾枝叶繁茂,在全国开有多家分店,但1956年公私合营,冠生园股份有限公司解体,散落全国的冠生园都隶属各地,彼此间不再相关,却都沿用至今。

但这一次尤为特殊。剥离掉食品业务,对于母体冠生园集团来说,意味着需做全新的品牌突围。这是个不小的挑战。在过去的百年间,它留给人们“食品王国”的形象已根深蒂固,而转型地产和金融,这个招牌能否继续发挥作用,至今仍是一个未知数。

万黎峻对此的理解是,“冠生园”三个字不只是品牌,而是一种“字号”。万黎峻认为,冠生园百年发展中有着不变的精神,“一个是服务精神,还有一个就是创新精神。”他相信这些精神超越产品,而且正好能适用如今冠生园的金融和地产事业。

一个希望借助传统精神的表现是,离开食品行业的冠生园集团,反而在园区里强调着自己的传统符号。它的许多会议室都以历史上的前辈名字命名。

万黎峻觉得传统的产品运营方式不再适用于新经济时代,现在应该拥抱的,是这个传统行业最欠缺的金融、互联网、大数据……他1990年代大学毕业后就进入冠生园集团,对于传统食品工业有着切身的体会。

贴上“冠生园”的标签后,人们对这些农产品,大概也会有更高的期待。而这或许也是冠生园集团和食品产生的最后的联系。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