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基层党建经脉“刷新”党建能级版本

2016-10-10信息快讯网

 

打通基层党建经脉“刷新”党建能级版本-信息快讯网

基层党建历来是长宁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十二五”期间,尤其是2014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启动并落地后,长宁不断“刷新”基层党建的能级版本,挖掘、聚拢更多资源,创新工作模式,一层层打通基层党建的“经脉”,并以此为核心,延伸服务更多居民,促进社区协商共治。

不断翻新升级的党建工作新模式,也更有效地解决了居民的急难愁问题,让居民获得感满满。本次调查邀请长宁一些基层党务工作者和社工,说说他们的工作感受——

创建更多机会与渠道为居民服务

受访者: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兼会展公司总经理周卫红

我是长宁区政协常委,去年“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机制刚起步,我到华阳街道接待居民。那天来了三位居民,一位阿姨家里东墙渗水漏雨,屋里发霉,壁柜都腐烂掉下来了,要开着大门散味才行,物业一直没修好。

回去后,我查他们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碰巧我认识,便打电话去联系,对方一听立马安排人。后来,街道和物业都反馈,三四天就有人上门测量、修补,房修好了,居民非常满意,我也彻底放心了。

这次凑巧认识人,即使不认识,也要想办法帮忙,很多外人看来不算大的事儿,就是居民生活的全部,得换位思考。

受访者:长宁路476弄居民周双度

我家情况很复杂,有多复杂? 得从三十多年前说起,我们收养了一个女婴,长到二十多岁,叛逆出走和我们解除了家庭关系。12年前,女儿的小囡出生了,可她丢下孩子离开了。小囡跟着我们老俩口过,一直没户口,今年6月27日才上了户口。

我73岁了,有冠心病和白血病,每周要去医院;我老伴71岁,有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有时候会晕倒,住一次院医保卡上就不剩钱了。我俩退休金有限,怕谁有个万一时,小囡生活没着落,就想给她办个低保,一个月有八百多块的补贴。但我们现在这个收养关系,不好办,愁死了。

居委会干部带我去见了“两代表一委员”,情况说完,居委会作证说情况属实,代表委员当场就拍板承诺“一定帮忙”,把我们高兴坏了!我要谢谢他们!后来我们跑不动,都是居委会帮忙到派出所和学校开证明材料,送到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办理的。

调查笔记

长宁区“两代表一委员”联合接待机制是群众表达诉求的新渠道,是代表、委员服务基层、联系群众的新载体,切实让群众得实惠。目前,13轮联合接待活动共接待群众267名,解决了一批百姓最关切的问题;在接待后一个月内,全部反馈答复来访群众,解决了垃圾乱放、噪音扰民、群租回潮等问题,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做好解释答疑工作,保证“事事有回音”。

是与非、对与错,大伙一起讨论

受访者:仙霞路1316弄居民诸家骅我们小区有个“大众论坛”,快十年了,遇到事情大家就碰头讲一讲,议一议。比如,有居民在小区空地上、地下室乱堆物,发生火灾可不得了,平时过车也不方便,但多少年都解决不了。后来,党员、积极分子、楼组长、志愿者和居民代表就在论坛上讨论,最后互相督促,盯着大家搬东西,把这个“老毛病”给彻底治了。

我是党龄40多年的老党员,去论坛讲过党性,也针对时下热点讲过“是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大家很爱听,有不同意见时会立马举手反驳,坦诚相待。

我们这儿很多老头老太都是平安志愿者,特积极,到马路上维护治安、指路、揭广告“牛皮癣”、打扫卫生,要是轮不上还不高兴,每个人都很卖力,绝不含糊。

受访者:上海荣茂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支部书记殷民华

公司和王金更住宅小区共建十几年了,500多名员工中300人住在这个小区。小区防盗门更换、道路拓宽、保安保洁、绿化养护、文明养宠宣传栏、小区大门修葺装修等都是我们资助的;今年小区“平改坡”综合改造中,公司顺便帮房屋漏水的居民家修了修,花了200多万元,这几年各项费用加起来也花了七八百万元了。原来小区只有50个车位,整改后盘出200个,够居民用了。

我们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持股,如果员工因股权发生家庭纠纷和矛盾时,就由居委会出面协调,这是居民区对企业的帮助,互相帮衬扶持。

受访者:新华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赵雪芳

长宁区基层党建服务管理平台最先在新华街道试点,现已在全区铺开,这是个“铁打的营盘”,无论党群工作者怎么变化、流动,平台上的党建信息始终清晰详细。以前,基层党建的基础台账不清,有些社区单位的联系人一直处于“失联”状态;党群工作者做过什么也不清楚,一直是笔“糊涂账”,现在,党群工作者与企业、企业党员、企业党支部的所有互动都清晰地记录在案。新华街道的数据库中,共联系着1900多家社区单位,4300多名“两新”组织党员和居民区党员,他们的党建信息档案一目了然。

其实,除了我们,工青妇等单位都要走访企业,有了这个共享平台,企业信息和需求一目了然,就不用过多重复打扰他们了。这几年间,我们一共通过这个平台帮助企业解决了713项需求。

调查笔记

长宁区在完善区域化党建组织体制外,还积极发挥“一网覆盖”党建信息系统数字化支撑平台的作用,推动社区党建全覆盖。同时,优化社区协商共治平台,充分利用社区代表会议、社区委员会等平台,推动解决治理难题;在社区委员会建立健全议题形成、调查研究、协商议事、评估评议、跟踪监督等机制,多渠道收集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的意见、需求,建立自下而上的共治议题形成机制。

基层干部想干事能干事

受访者:华阳街道华一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张渊

小时候认为居委会是“一杯茶一张报纸坐一天”,来了却忙得团团转,同学约不到我出去玩儿,抱怨“你真成‘小巷总理’了!”居民区工作很琐碎,下社区,访居民,听民声,办实事,哪样不需要用心和细心?! 哪样不要时间和精力?!

区里、街道和居委会专门为居民区党支部书记开办了一系列培训、讲座、参观、学习等活动,几乎每个月都有。党的理论和政策学习以外,最近的培训讲的是业委会的知识、小区车辆管理、老小区安装电梯事项、商品房小区如何凝聚居民力量等贴近工作和生活实际的话题。我最喜欢退休的老前辈来上课,他们说“居民区的工作,要有感情,要培养感情,以心换心;要办实事儿,老百姓才会亲近你,将心比心”。

受访者:虹桥街道荣华居民区党支部书记盛弘

我进单位之前在企业工作过,对比之下,区里对居民区书记的培训系统非常棒,就像一盏明灯,专业化、进阶式、积分制的模式,让我受益颇多。很多时候,讲课老师、前辈、同行的一句点拨就让我这“半路入行”的年轻书记茅塞顿开。居民区书记没有专门专业,但我们正走向职业化,系统培训很有必要。

各类书记培训班特色不同,针对性很强,上课讲座、讨论分享、调研实践、参观学习、情景模拟,内容特别丰富。我最喜欢的是心理学、社会学的知识,在基层工作,每天被“正能量”环绕,也有“负能量”冲击,比如一些难调节的邻里纠纷或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肯定会上心的,所以首先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内心和团队状态,才能做好工作。培训系统以基层党建理论为核心,以我们的实际需求为导向,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让工作时间不太长的年轻书记们更好地扎根社区。

调查笔记

长宁区积极探索居民区党组织书记职业化培训新模式,调查分析队伍现状、培训需求,依靠高校、党校、专业机构等专家学者的专业优势,依靠基层党务工作者和社会组织的实践优势,探索形成了一套以推动队伍职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提升书记综合能力素养为核心,以专业化、进阶式、积分制为主要特点的居民区党组织书记培训模式,进一步激发了书记想干事、能干事的内在动力和整体活力。

交叉任职促进“三建融合”

受访者:周桥派出所民警王沪荣

我做了二十多年警察,负责虹桥新城居民区15年,2013年10月起,我兼任虹桥新城居民区党支部副书记,现在我可以参加居民区的党员会议,跟大家接触更多,感觉各项工作开展得更顺了。

2014年8月,虹桥新城换实名制门禁,很多居民不理解,我从白班换到中班,每天晚上9:30下班,等居民下班回来登记办理门禁卡,给他们解释安全重要性,连着一个月,给1193户居民办了4654张卡。大家看我既是党员又是警察,很信任我。

社区民警、居委会、物业和业委会每月都有一次沟通会议,遇到问题,谁方便、有优势就谁出面解决,现在我有双重交叉身份,能协调的资源和方面更多,可以凝聚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

受访者:天山四村居委会党支部书记朱志刚

我2015年4月到附近的新世界百货党支部兼任副书记。以前,居民区对社区商铺单位只有“找行政、找物业”的关系,党建层面的联系几乎没有。

现在,居民区的党建活动会邀请新世界的党员参加,我们学习时带着他们,资料共享;他们则拿出优势资源帮助社区。以前,商场噪音扰民,居民不知道找谁,就去堵商场的门,双方都不高兴还解决不了问题,现在有了党建联络,双方充分沟通。

受访者:天山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专职党群工作者于洋

我前年12月到虹桥南丰城兼任联合党总支书记,那里有3栋商务楼,约180家企业,白领党员140名,原来有4个独立党支部,一年多以来又成立了5个党支部。在南丰城,我重点挖掘党支部书记人选,探索楼宇党建新模式,培养了三四名优秀党员,准备让他们承接这里的党建。另外,南丰城党组织和附近的中紫居民区结对,请社区老党员来给白领党员讲人生历练和党性;白领党员则到社区为居民服务。居民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和驻区单位党建逐渐开始“三建融合”了。

调查笔记

“十二五”期间,推进居民区党建、“两新”组织党建、驻区单位党建“三建融合”成为长宁区的重要探索,“交叉任职”则是推动区域化党建向居民区层面延展、落地的最佳途径。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