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岁越剧能否再“老调新唱”

2016-10-13信息快讯网

 

110岁越剧能否再“老调新唱”-信息快讯网

宁波市鄞州区越剧团重新创排的越剧《琥珀缘》再次赢得百姓喜爱。(资料照片)

作为中国第二大剧种,百年越剧未来之路在何方? 日前,由浙江省文化厅主办的纪念越剧诞辰110周年暨2016长三角越剧研讨会在宁波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和专家学者,就当前越剧传承发展的现状与走向、在新的起点上如何推进越剧文化的整合与发展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全国20个越剧团17个在浙江

G20杭州峰会文艺晚会上,茅威涛、谢群英两位越剧表演艺术家的越剧经典唱段 《十八相送》,以清丽幽远的唱腔、从容飘逸的舞台气质,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然而,时光回溯到110年前的1906年3月27日,绍兴嵊州市甘霖镇东王村香火堂前,几名唱书艺人借用4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 《十件头》 《双金花》,这是越剧首次登台试演。越剧 (最初称“小歌班”) 从此诞生,这一天成为越剧诞生日。

“越剧是一种传唱于田间地头的民间曲艺形式,后来通过不断吸收融合,改革创新,逐渐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它根植于浙江,繁盛于上海。”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杨越光回顾说,1917年5月13日,小歌班初进上海,在十六铺“新化园”演出,因艺术粗糙简陋,观众寥寥无几。1920年起,小歌班集中较知名的演员编演新剧目,如 《梁山伯与祝英台》 《碧玉簪》 《孟丽君》 等。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争取女权和男女平等思潮的兴起,逐渐受到观众喜爱。1925年9月17日,上海《申报》 演出广告中首次用“越剧”称之。至此,女子越剧风靡上海滩。此后,越剧界先后涌现出袁雪芬、傅全香、范瑞娟等一代大师,越剧也日渐成为风靡海内外华人世界的一大剧种。

时至今日,随着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的兴起,越剧演出面临观众愈来愈少、专业剧团难以生存的尴尬局面,许多剧团纷纷停演或转业。有数据显示,全国的专业越剧院团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260多家锐减到现在的20家,其中17家在浙江。“越剧团解散或消亡的数量在全国各类剧种中列第五。而在年轻人中,越剧更是备受冷遇。”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龚和德表示,大多数的民间越剧团以农村市场为主,但市场较小,剧团难以得到较大发展。

创新是根本,传承须走市场

“越剧从乡间的小剧种发展成为很有影响力的剧种之一,它的成功在于不断改革创新。”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路应昆说,当年的越剧艺人没有什么包袱,不行就改。而现在,若创新幅度太大就认为是在毁灭传统,改得太多就觉得在毁掉我们的剧种,这有些故步自封。“同时,越剧存在审美疲劳的问题。明明内容很新,舞台风貌很新,调子一唱起来还是那些东西,音乐总是半新不旧。传统要尊重,但我们可改进提升很多新东西。”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颜全毅认为,越剧要真正得到传承发展,还得走市场,要创作和改编一批既叫好又叫座的好剧目,让市场检验。“目前越剧演出市场太小,样式太单一,没有形成大气候、大品牌,许多院团没有驻场常规性演出,无法固定观众看戏的习惯。同时,在巡演中缺乏包装手段,普通市民很难获取相应演出信息,致使一些巡演成为圈内演出。”

三方面做好“越剧+”

“越剧的营销模式和手段,需进一步创新。在‘互联网+’时代,越剧可做好‘越剧+’。”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叶志良说,越剧可充分利用“政策+”“旅游+”“演绎+”唱好百年越剧这台大戏。目前,国家出台了很多戏剧发展的政策,可借“政策+”东风,在长三角地区形成以浙江为核心的中国越剧文化中心,鼓励各地打造越剧小镇。同时,发展“旅游+”,以旅游为推手改革表演艺术,明确越剧为魂、农业为根、旅游为基础的定位,打造中国越剧旅游目的地。第三,借助“演绎+”,尝试越剧结合其他剧种元素,如音乐剧、昆曲等,探索剧种跨界。

“越剧之乡”嵊州已有这方面的探索。嵊州提出了建设越剧小镇,打造中国越剧旅游目的地的目标。通过对女子越剧发源地施家岙村的保护与开发,带动周围环境优美区域共同发展。计划通过三到五年的建设运营,把越剧小镇打造成戏迷朝圣、名家寻根、文艺创作、创客追梦、尊客向往的中国越剧旅游目的地。

叶志良介绍,目前嵊州当地有越剧戏迷村16个、社区越剧戏迷角50多个、校园越剧社团48个,还拥有我国唯一的越剧专业戏曲学校嵊州越剧艺校,建立了嵊州越剧博物馆,输送了不少越剧专业人才。当地有上百家民营剧团长期活跃在市场,年均演出3万场,从业人员近8000名,成为传承越剧艺术的重要力量。另外,丽水市遂昌县也开展了打造汤显祖戏曲小镇的工作。他认为,省内其他地方也可结合本土文化,打造自己的越剧小镇。

浙江省评论家协会秘书长沈勇认为,越剧发展应该重在“推新”。他主张新人、新作、新风和新手段相结合,尤其是越剧和“互联网+”等的融合。“如果每个青年演员在网上有100个粉丝,仅仅把这些粉丝发动起来,对越剧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报驻浙记者 蒋萍 通讯员 刘海波 (本报杭州10月12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