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双飞翼》受邀为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艺满中秋”系列演出揭幕:传统戏曲用新戏拓展海外观众群

2016-09-11信息快讯网

9日晚,作为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艺满中秋”系列演出的开幕大戏,上海越剧院原创作品《双飞翼》上演。(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供图)

报特派记者 黄启哲

上海越剧院创排剧目 《双飞翼》,近日受邀在新加坡著名文化地标滨海艺术中心上演,为该艺术中心“艺满中秋”系列演出揭幕。开场,钱惠丽饰演的李商隐未见其人,先闻其金榜题名的高昂唱腔,便迎来新加坡观众的第一次掌声。而随后一番立志抒怀的唱段过后,观众紧接着报以第二次掌声。

从1987年上海越剧院首次赴新加坡演出算起,已有近30年的时间。越剧从昔日新加坡华人聚集区牛车水的戏院,走进了各种艺术形式汇聚的综合剧院;所演剧目也从越剧经典 《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变成眼下新创作品《双飞翼》和经典折子戏的新老搭配。而观众席间,不仅有母女两代同来看戏的华人,也出现了更多不同肤色的戏迷。通过多年努力,越剧等传统戏曲的海外观众已经突破原有的圈子,开始形成新的观众群。

延续近30年的越剧情缘

别看新加坡华人群体不小,可祖籍多是我国南方,就传统戏曲而言,对潮剧、粤剧更为熟悉,并没有很深的越剧基础。走进观众席,询问他们来看戏的缘由,许多观众不约而同地提到1987年上海越剧院首访新加坡连演16场的盛况。在很多新加坡人看来,那次演出正是当地观众对越剧的“第一印象”。当年只有10多岁的林小姐由母亲带着,第一次接触到了越剧,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是中国的越剧团体来新加坡,她都会和母亲来看戏。

对于《双飞翼》的两位主演钱惠丽和王志萍,新加坡观众也很熟悉。1987年的演出中,两人就合作演绎了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追鱼》和《红楼梦》。钱惠丽说,“或许不像上海与浙江地区戏迷演出一结束就涌向舞台那样热烈,新加坡的许多戏迷跟着演员默默地做起了‘空中飞人’,前些年在中国香港演出,也有新加坡戏迷专程飞来看戏。”

形成这样的观演氛围,与几十年间各个越剧团体的文化深耕不无关系。钱惠丽介绍,改革开放后,不止各个越剧团体经常去新加坡演出,不少演员、乐队也与当地的越剧票社交流,帮助他们排演越剧经典剧目。新加坡票友演越剧,最难的是咬字问题。虽说大多数人会讲中文,但却讲不了越白,所以,就诞生了当地票友排演的普通话版越剧《红楼梦》。

有意思的是,就在《双飞翼》演出的同时,滨海艺术中心的大厅里,一支当地乐队也为公众免费演奏越剧经典段落,做起了“越剧路演”公益推广。乐队总监郑顺发告诉记者,在新加坡,除了家乡戏潮剧、粤剧和京、昆之外,经过这些年的推广,越剧可以算是观众最为熟悉的传统戏曲剧种。

仅留住第一批观众是不够的

不过,看久了《红楼梦》《梁山伯与祝英台》,当地观众有些不满足。此次滨海艺术中心邀请上海越剧院特别提了一个要求———“带一部新戏来”。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节目监制李国铭告诉记者,一方面是丰富老观众的欣赏体验,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用新剧目吸引更多年轻人,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了解中华传统艺术。此次演出特别制作了一版英文字幕,为的就是便于非中文背景的观众欣赏。

观众老龄化不只是国内戏曲面临的问题,新加坡剧场方也感受到拓展传统艺术观众的必要性———仅仅留住30年前培养的第一批新加坡越剧迷是不够的。此次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缘何相中 《双飞翼》?李国铭说:“该剧讲述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跌宕一生。一边是爱情,一边是手足之情,一边是理想抱负,一边是忠义的故事,体现浓厚的人文情怀,是过去擅演‘才子佳人戏’的越剧没有表现过的人物和视角。”

这个答案也符合钱惠丽的演出经验,她说:“近些年的海外演出,对于没有传统戏曲观赏经历的海外新观众来说,新戏的效果往往更好。即便是老戏,也希望有新的演绎方式。新故事能带来更多的新鲜感,在观剧的节奏和舞美的呈现上,也更接近年轻人的审美。”李商隐与王云雁杏林相会一场,舞台不过两树杏花悬于演员身后,干净的舞台呈现是写意的,也是现代的,同样也就更考验演员的一身功力。

上海越剧院党委书记杨碧云说:“《双飞翼》保留传统的徐、王流派唱腔,又新加入昆曲的身段设计,既传统又有发展。通过这出戏,我们希望海外观众也能感受到这些年越剧剧种的艺术发展。”

今晚,还将有一台集合《打金枝》《王老虎抢亲》《梁山伯与祝英台》 等越剧经典折子戏的专场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继续上演。

(报新加坡9月10日电)

戏曲名家在金山建“名家工作室”,推出越剧音乐剧《红色娘子军》
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去世,享年90岁
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去世
越剧表演艺术家毕春芳在上海辞世
安福路上的空气里散发着话剧艺术的气息
抓住八月的小尾巴,还有这些展览演出值得去看看
会飞的汽车是什么样 未来出行让观众大饱眼福
版画是复数艺术,而不是复制艺术
版画是复数艺术,而不是复制艺术
带着墨香,艺术先生来到村委会
《中国VR虚拟空间艺术展》在上海举行
新加坡寨卡病毒感染者达82人 多国对孕妇发布旅游警告
意大利斯卡拉歌剧院访华 揭幕东艺演出季
质检总局发寨卡病毒旅行警示:从新加坡回国至少8周后再怀孕
上海国际舞蹈中心10.1正式开放,开幕演出季部分节目单公布
上海京剧院推出武戏专场演出季
高水准演出将进静安社区 “大咖”缘何热衷公共文化配送
“网教产品”过度娱乐化,颜值遮蔽专业
打击“房贷新政”谣言,上海市住建部门正式立案调查部分房产中介企业
【阅读西方】《竞争的艺术:四段友谊、背叛,以及当代艺术的突破》
《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揭幕上海大剧院演出季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0月开幕
上海拟室内场所“全面控烟”,演出中吸烟等特定情形事先报备
上大艺术培训基地落户大剧院
中意合作在上海连续五年举办威尼斯电影节“亚太电影艺术单元”
大师巨作云集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国有文艺院团新渠道:戏曲网红把观众黏进剧院
刘慈欣对话上海观众:科幻其实跟在现实技术后面
昆曲传承需要年轻观众参与
上海国际艺术节来了,魔都重要剧目演出清单出炉
志愿军主题影片《我的战争》获观众好评
88场公益演出让舞台更宽广
110岁越剧能否再“老调新唱”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