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城互动,塑造卓越的全球城市

2016-10-15信息快讯网

本报讯 (记者袁琭璐) 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是2040年上海发展的新目标,如何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之人? 为何需要节制的观念? 又该如何从自我修身做起? 昨天上午,市文明办、市建交党委、上海师大和报社联合主办“市民修身与城市发展”论坛暨第104期讲堂。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郑时龄在主讲 《卓越的全球城市之人》 中递进式阐述了全球城市及内涵更丰富的卓越全球城市,并将目光着眼于“城市之人”的作用;上海市政府参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吴建中在主讲 《“节制”与造物精神》 中提出,“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我们需要面向未来的‘节制型创新’的新理念。”

郑时龄认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通过与纽约、伦敦、巴黎、柏林等全球城市的横向对比,郑时龄提出,上海的发展目标之一是成为让人们能够过上有尊严的、身体健康、安全、幸福和充满希望的美满生活的地方。在他看来,卓越的全球城市之人,是平等、创新、互助的城市之人,世博会的志愿者精神即是最好的阐释。此外,郑时龄指出,从长远来看,培育能够承担未来发展的健全的青少年也是一个重要目标。

吴建中指出,当下倡导的新的造物精神就是节制型、创新型的造物精神,既能够充分利用当地资源、民间智慧,又能充分发挥现代技术与创新手段。过去改造自然、以消耗资源为主体的粗犷型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全世界对这样的发展模式都有了深刻的反思,欧美各国包括日本都在进行转型。吴建中希望依靠推进“节制型创新”的理念来达到自我约束和修身的目标。

本次论坛是首届城市文明发展论坛,由上海世界城市日事务协调中心、上海东方宣教中心协办,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承办。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