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铭记长征苦难辉煌

2016-10-22信息快讯网

10月21日至25日,“万水千山只等闲———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暨民间藏品展”在市工人文化宫三楼多功能厅举行,300多件记录红军长征历程的文献资料和实物,带市民回味那段艰苦卓绝、最终胜利会师的不朽历史。

这些文献资料都来自民间收藏家冯建忠和葛卫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到底有多难?虽然我们现代人无法直接体会那种苦与痛,但希望更多市民通过这些藏品铭记长征的苦难和伟大,牺牲和不朽。”葛卫东说。

《生活》杂志最早用高清图文向世界报道长征

“毛是他的姓氏,而他的头值25万美元。”1937年1月25日的美国《生活》杂志用七个页面推出关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报道,其中第一张图片就是40多岁的毛泽东头戴五角星八角帽的形象,让世界记住了一张坚毅沉静的面孔,以及他身后工农红军艰苦远征,用两年时间跋涉二万五千里险途,得以保存实力继续革命的奇迹。

在红军长征结束后不久,《生活》杂志最早用高清图文向世界报道长征中的人和事。1937年2月1日和10月1日,该杂志还连续关注红军到达陕北后的生活实况,三期报道中有众多红军将领、战士的图文简介。第一期的报道有七个页面19张图片,比《红星照耀中国》最早版本还早九个月。三期报道的文字作者均是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图片由埃德加·斯诺拍摄,报道中还有红军长征路线地图,其中毛泽东、朱德被国民党悬赏25万大洋(杂志中写的是“美元”)捉拿等信息都一一在列。这些藏品的字里行间,记录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穿草鞋,忍饥挨饿,到陕北后在地上堆沙盘策划军事战略,闲暇时在简陋的台子上打乒乓球……客观反映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辛、坚韧和乐观。

另外,展览几乎集齐了早期报道红军长征的六大体系的主要文献———最早向国外宣传红军长征精神的 《红军长征随军见闻录》,由老一辈革命家陈云化名“廉臣”所写;范长江采写的《中国的西北角》,系国内最早客观公正报道红军长征的文献;瑞士传教士博沙特的 《神灵之手》,是外国人最早提及长征的文献;埃德加·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广为世人所知,对世界的影响最大;红军将领邓发化名杨定华撰写的《雪山草地行军记》等书;最早用漫画讲述红军长征的《西行漫画》,由红军将领黄镇在长征途中所画,生动地记录了长征过程。

工农红军走的每一步都在书写伟大

昨天是开展第一天,尽管申城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天雨,但还是有很多市民冒雨前来参观、学习。冯建忠、葛卫东和主办方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现场给市民讲解。记者看到,参观者中既有古稀老人,也有20多岁的年轻人;有申城市民,也有从外地来沪旅游的游客。

在展厅留言墙前,普陀区桃浦镇市民潘金鳌正在贴自己的留言:“走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永不止步。”潘先生花3小时仔细看完展览后感慨道:“红军长征非常艰难,用‘千辛万苦’也概括不了。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但不能忘记长征,新时代还需要长征精神,在现在的创新创业和工作中用这种精神攻克难关。”他说,希望这样的展览走进社区,让更多市民就地参观学习。

市民冯锦昌特意从崇明区城桥镇冒雨前来参观展览,75岁的老先生对革命年代的峥嵘岁月充满感情。他说:“革命前辈浴血奋战,那么危险、艰苦,太伟大了。今天来看展览重温那段历史,就是要‘不忘初心’。”

蔡小姐是自由职业者,听两位收藏家讲解时认真记了五六页笔记。随后,一边看展品一边举着单反相机拍照。她表示:“这些珍贵史料平时不容易看到,关于长征的历史,字里行间涌现的苦难和不屈让我震撼,工农红军走的每一步都在书写伟大、书写奇迹。我多拍些照片,以作纪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