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引争议 “美容”与抢救孰轻孰重?

2016-10-27信息快讯网

上个月,一条“最美野长城被砂浆抹平,700年历史的国宝面目全非”的帖子在网上引发热议。最终,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文物局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评估并做出处理决定,才平息了各界的质疑。无独有偶,此前山西千年古刹广胜寺一名修壁画的女孩也经历了一波三折,先是以“文物界金喜善”的高颜值成了“网红”,继而其修复壁画的手法又引发广泛争议。

大到绵延几万公里的长城,小到一块秦砖汉瓦,文物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我们民族文化“活的印记”,因此,对待文物的态度理应慎之又慎。如何完好无损地将其传递给下一代,是我们绕不开的话题,就此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文物修复领域的权威专家。

能不使用新材料就不使用

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介绍,修复长城时一般要依照长城本体的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进行,这是为了将真实、完整的历史信息传递给后人。不过现实情况中新材料在长城修缮中不能一概排斥,但一定是在极特殊的条件下才能使用。比如,作为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许多处长城都建筑在地质条件非常恶劣的地段。尤其是一些沙质或古河道地段,这让地基的固定成了难题。在最初修建长城时,古人采用硬柏木打桩,再在木桩上垒砌砖石的方式建筑。但木桩长期掩埋在土下,必然会发生腐朽。那么,现代人对长城进行维护的时候,考虑修缮过后的稳定性和长久性,在不影响长城风貌的情况下,改用钢筋、水泥代替柏木进行打桩是可以的。当然,如果不是这类需要特殊处理的情况,应能不使用新材料就不使用。

有些长城段因为存在较严重的安全隐患,首要的任务是抢险加固,这就要求把保障文物本体的安全作为主要任务。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要最大限度地保存文物本体存量,原有的长城部分决不能因修缮而有所减少。此外还要注意最大限度地保留长城的历史风貌,让人们能够感受到古朴、沧桑的历史感,不能因风貌的改变而割裂了人们通过长城与历史“对话”的感受。最后,还应注意施工的保质保量,不能明朝的砖还没“粉”呢,修缮后的新砖先“粉”了。”

董耀会坦言,目前长城保护困难重重,主要是因为它的体量实在太大了。总长度21196.18千米的历代长城、43721处长城遗产,赫然“陈列”在中国的400多个县内。而目前,长城保护并没有“专人”,靠的是各地的文物工作者管理、“照顾”。在机构、人员、经费上,都不足以支撑长城保护的需求。

多年前,董耀会曾在考察河北某县长城时看到了印象极深的一幕:该县境内共有100多公里的长城,全由仅有的3个“文物干部”负责。由于经费紧张,办公电话的电话线都给掐了。而该县有1000米的长城段落已经变成了沟壑。按理说,长城是石头垒砌的,即使倒塌,这么大体量的石材是不可能完全被风化的。进一步调查才发现,原来当地修公路,以15元一拖拉机的价格收购石材。周边的农民把这段1000米长的明长城“挖地三尺”拆了3个月,明长城的石墙最后连地基都不剩了。董耀会认为,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没人看护”的问题,这样的情况就不仅仅会发生在这一个地方,也不仅仅发生这一次。

复建是为接续“怀古之忧思”

长城“抢险”过程中引发的争议,暴露出的仅仅是古建修复中的“冰山一角”。那么,在遗址、古建的复原和维护过程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刘庆柱表示,古建修复首先要遵循安全性的原则。“古建筑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构件必有不同程度的风化或走闪,保证安全是古建修缮的主要目的之一。”此外,还要遵循风格一致的要求。古建的修复应在材料、形制、工艺上尽量与文物本体一致,保持古建原有的风格和历史风貌,“比如秦汉的长城就不能以砖做建筑材料,因为砖是明代以后才出现的。”

“中国的古建筑有自己的文化特点和历史内涵,因此在修缮理念上与西方有很大出入。”欧洲建筑多为石构,因此一般采取保存原貌、不进行修缮的处理方式,“通过残垣断壁看远古的苍凉。”而中国的建筑多是土木结构,出土的遗址则通常仅剩基址,让观众没法产生联想,很不利于其文化内涵的传播和发挥作用。

因此,东方的遗址通常会根据文献记载或绘画资料为出土的基址复原一个地上建筑,比较典型的有洛阳定鼎门遗址。“遗址出土时,地面部分几乎全部缺失了,仅余地下基址和少部分墙体。但基址内柱础还在,因此可以根据当时的壁画对整个城门进行复原。目前,这个遗址博物馆整体建筑就是按照唐代的样式和遗址发掘的比例重构的。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