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2件海昏侯墓文物亮相故里 刘贺玉印、贴身金器等首次展出
刘贺玉印首次展出。视觉中国
昨天,观众在展厅参观出土的金饼。新华社记者万象摄
■本报记者 付鑫鑫
昨天,“惊世大发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成果展”在江西省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各类文物922件,比年初在首都博物馆的展出数量增加近一倍,涵盖青铜器、陶瓷器、金器、玉石角器等品类。其中,刘贺玉印和主棺最新清理出土的金器、玉器等贴身物件首次亮相。
已成功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
据悉,本次展览分“惊现侯国、王侯威仪、墓主刘贺、保护共享”四部分。“惊现侯国”部分,展现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历时5年的发现、发掘历程和侯国遗址、刘贺墓园的考古研究成果。“王侯威仪”部分,从礼乐宴飨、车马出行、酎金积贮、生活风尚四方面,让观众欣赏精美珍贵文物,领略朴拙精妙的汉代工艺,结识厚重幽远的汉代历史。“墓主刘贺”部分,展示确定墓主的完整证据链,并试图通过文献记载和考古成果,对拥有传奇经历的刘贺进行还原和解读。“保护共享”部分,向人们介绍此次考古工作高水平的文保理念和方法,以及未来对海昏侯国遗址的规划展望。
相比之前两次临展,本次展览规模最大,总面积2300平方米。在年初首博展基础上,展览内容既增加了最新考古发掘成果,如主棺清理,特别是刘贺玉印的出土情况;又展现了一批最新研究成果,如对竹简文字的释读、墨书金饼的最新解读、孔子像漆质构件的最新认定等。
江西省文化厅厅长池红说,目前已成功剥离出5000余枚竹简,释读出 《论语》《易经》《礼记》《医书》《五色食胜》《悼亡赋》 等多部典籍内容。“对简牍的进一步固化、清理和扫描即将进行,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成前期保护、资料提取工作,明年起进入文字释读和研究阶段。”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徐长青介绍,实验室考古中,对刘贺遗骸的DNA检测仍在进行:“刘贺的牙齿表面上保留得比较好,但是在提取过程中发现整个牙床保存的物质已比较空了。我们对有限的牙齿进行了提取,送到复旦大学检测,结果还没有出来。五号墓进入实验室后进行了清理,没有发现人类遗骸,一号墓和五号墓对比DNA的可能性大概没有了。”
四神玉带钩等文物前所未见
据徐长青透露,待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复后,对侯夫人墓的保护性发掘工作有望在明年春节后启动。他说:“夫人墓埋葬环境和刘贺墓是一致的。刘贺和夫人生前在一起,他们的信息是互通的,刘贺身上的很多疑点或许可以从夫人墓中得到解释。”
此次展览中,备受人们关注、热议的金器和五铢钱,采用规模化、精品化呈现。350件金饼、马蹄金、麟趾金、金板和上万枚五铢钱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琥珀、猎杀玉饰、四神玉带钩等“高颜值”文物精品为前两次展览所未见。同时,之前受条件所限,未能成组套展出的青铜壶、“昌邑食官”青铜鋗、青瓷壶等也悉数亮相,让人直观感受汉代王侯文物的组合和规模。此外,青铜钮钟、编钟架青铜套头和车马器等一批文物已得到科学修复还原,重新焕发出夺目光彩。这些精美文物成为此次展览中吸引眼球的亮点所在。
针对本次展览可能出现人流高峰,并免除观众长时间排队之苦,江西省博物馆推出提前预约观展方式控制人流,参展观众需要提前预约。每天观展人数限4000人,上午、下午各2000人。观众预约采用实名制,需要登记预约人姓名、身份证号、票数以及参观日期等信息,至少提前一天预约。残疾人、孕妇、军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可凭本人有效证件通过专用通道直接领票参观。
另悉,预估总投资120亿元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建设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包括交通路网基础设施项目、生态景观水系项目、遗址公园及配套项目等三大部分。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遗址博物馆的相关规划编制工作也在有序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