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厚文化,孕育更多灵魂有香气的人
巴黎左岸、伦敦南岸的专家来了,纽约滨水区、旧金山湾区、波士顿港区的规划设计师也都来了——本月10日,他们将齐聚上海,围绕“国际水岸的城市更新与文化艺术”展开一场全球对话交流。与他们直接对话的是徐汇滨江——上海西岸,一个能对标国际、吸引全球目光的城市新地标。
作为中西文化的交汇地、近代海派文化的发源地,如何在出众的先天资源禀赋下,再树标杆?徐汇区委、区政府瞄准“打造文化功能核心区”目标,选择了适合徐汇区发展的最优路径——将文化做厚、做实、做透气。
短短数年,当初为文化“留白”的滨水岸线,已吸引一大批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主体及文化业态在此集聚;“衡复复兴”进程中,众多有故事的老宅向民众开怀,有历史的文化院团主动拆去围墙;文创产业增加值每年保持10%以上增长,梧桐树下更多支马路、慢生活街区温暖了周边居民……
以文化深度滋养生活——徐汇区正向着自己的梦想奔跑。
文化先导培育最透气的滨江
西岸滨水岸线规划设计之初,一切都还是“朦胧美”时,一条美术馆大道最先“定位”。
负责西岸开发建设的西岸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干瑾解释,徐汇滨江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可大规模、成片规划开发的滨水区域,有“千年龙华”的沉淀,也有上百年的近代工业遗存,构成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经过对黄浦江两岸的功能定位和产业选择深化研究后,西岸定下了“文化先导”的发展战略。
伴随着龙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上海摄影艺术中心、西岸艺术品保税仓库等艺术场馆和配套项目相继开放,一大批知名艺术家工作室和苏富比、香格纳等知名企业入驻西岸,形成集聚。2012年以来,“西岸艺术季”共举办文化活动89场,累计吸引观众130多万人次。西岸音乐节、西岸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雨屋”亚洲首展、贾科梅蒂回顾展等一批在国际上叫得响名号的文化活动和品牌,点亮了整个区域的文化气质和品格。
近期,“上海梦中心”、西岸传媒港、油罐艺术中心等一批重大文化项目有序推进。年内还将引进国际当代艺术领域规格最高、周期最长的文化交流活动。
如今,去西岸观摩一场展览、体验一段夜跑,甚至“遛娃”、放空,都成了一桩“有范儿”的经历。
未来,西岸将做厚11.4公里文化滨水岸线,开发利用好“水面—岸线—腹地”资源,成为区域文化的强劲辐射源。
一片落叶背后的衡复复兴
又是一年落叶季。曾在全市率先试点落叶不扫的徐汇区,今年又增辟岳阳路为落叶景观路段,徐汇区的落叶地图因此扩大到八条路段。
能够巧用落叶“圈粉”,离不开徐汇区独特的文化资源——这八条落叶不扫路段全部处于“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这是上海规模最大的历史风貌保护街区,徐汇区占据了其中的4.3平方公里,有950幢优秀历史建筑,1774幢保留历史建筑。这些有故事的梧桐树和老宅子,是上海海派文化的主要来源,也是传承和弘扬海派文化、展现时代情怀的最佳载体。
徐汇区提出“衡复风貌保护区复兴计划”,主要做了两件事——在每年落叶满地的深秋时节举办系列人文活动:探寻名人故居、老洋房摄影、口述历史风貌下的老洋房故事等等,让“衡复”的历史文化厚度能生动“转码”再现,传承人文社区的精神财富;
同时,通过定期艺术表演活动,展现“衡复”的人文情怀,促进周边社区居民对历史风貌保护的参与度、认同感,扩大慢生活理念的影响力。
徐汇区特别擅长以多元方式“活化”开发历史资源,巴金、张乐平、柯灵等大家故居已免费向公众开放,周信芳纪念馆、夏衍旧居、草婴书房等文化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同时,加快历史建筑修缮和风貌道路整治,统筹推进永嘉路、永福路等支马路改造,融合中小型画廊、艺术馆等新业态入驻——“衡复”当年的雍容气度正一点一点回归。
让文化滋养生活滋养人
上海交响乐团与著名的黑石公寓,只隔着一条并不宽阔的复兴中路。但这两家人家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交集。今年,在相关部门支持下,黑石公寓将与上交牵手,开放出一个公共演出空间,针对周边居民定期举行小型交响乐演出。
做厚文化,徐汇区选择了深耕生活:让文化浸入到老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耳濡目染、潜移默化,让文化能真正滋养生活、滋养人。今年起,徐汇区打造“交响乐鉴赏系列课程”,充分发挥区域内上交等专业乐团的资源优势,在全区初一年级先行试点开设度身定制的交响乐系列课程,打破传统观念里的“高大围墙”,让更多青少年学生有机会浸润其中,“零距离”接触高雅艺术。
截至今年10月,徐汇区共有非遗名录项目28个,包括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上海剪纸”“乌泥泾(黄道婆)手工棉纺技艺”等。目前已率先实现全部街道、镇非遗项目全覆盖,更有14个项目在20多所校园中设立传承基地。更多文化场馆、名人故居等向社区居民伸出橄榄枝,邀请他们中的文化爱好者担任讲解志愿者。
一个城区的品格与气度,最终还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展现、还原出来。面对“十三五”,徐汇区笃信:做厚文化,孕育更多灵魂有香气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