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评弹《林徽因》 边挨骂边打磨边提高
图说:中篇评弹《林徽因》 图IC
今年3月首演以来受到各方关注,也引来不少争议的中篇评弹《林徽因》昨晚作为今年上海国际艺术节唯一一部评弹作品亮相上海大剧院。可容纳900多位观众的一楼上座至少在八成以上,二楼三楼的上座率也不错。虽然有一回书台上只有两位演员,但配合舞美灯光营造的气氛,视觉上并不觉得太空旷。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王隽表示,之所以选择这个作品参加艺术节是因为林徽因这个题材“老少感宜”,而且作品的表现形式“有新意”、“有代现感”,与“传统想象中的评弹不一样”。
图说:中篇评弹《林徽因》 图IC
不一样
评弹《林徽因》的不一样主要集中在“包装”方面。很有设计感的舞美背景,配上没有桌围椅帔的原木色桌椅。演员不再着清一色的长衫、旗袍,而是请了设计师为每一位演员根据其主要演绎的角色来设计属于这个角色的服装。中国剧协顾问薛若琳对于《林徽因》的创新相当认可,“艺术得要包容,不能固步自封。”他认为这样的创新形式在视觉上更好看,而对年轻观众来说会有一种“活泼新鲜的感觉”。
在表演方面,比较突出的不一样在于演员“起角色”的时候较多,而“说书”的成分较为弱化,这一点在第一回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回书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由4位演员演绎4个角色。与此相比一些角色有时会使用普通话和英语这种小小的不一样倒显得并不太突出了。上海评弹团团长秦建国认为《林徽因》虽然创新但依然在评弹的底线之内,他表示苏州话和流派唱腔是评弹的底线,《林徽因》中虽然有些普通话和英语,但总量并不多。事实上,一些角色使用方言或者“官话”也是评弹塑造人物的传统手法,从这一点上来说,普通话和英语在《林徽因》中的使用并不算“出格”。
图说:中篇评弹《林徽因》 图IC
不怕骂
不过因为众多的“不一样”,评弹《林徽因》引来的“骂声”也不少。“骂我是能接受的,我觉得你骂也好,赞也好,最起码你是关注了。比一个作品默默无闻出来演几场就悄然无声地‘走过了’要好得多。”秦建国说起这些“骂”很坦然。他告诉记者,骂有两种,一种是“真心的”,比如杭州大学一个退休教授看完演出后给评弹团写了长长的信,提出很多意见。“这种意见我们很欢迎,他是爱护你这个新的作品,希望你打磨后提高。”但对于一些没有看过演出,仅凭道听途说,“很主观、很武断地来评判的,我们一概不接受,也不屑一顾。”秦建国很“霸气”地表示。
而《林徽因》的艺术指导、老艺术家庄凤珠则表达得柔和得多,她认为争议对于一部作品的提高是有好处的,不过其中没有听过“瞎骂骂”的也不少,“如果你来听了之后就会觉得其实不致于这样。”而从一开始就参与评弹《林徽因》策划的文广局艺术总监吴孝明认为:“一部好的作品要经过不断打磨,一个是磨出来的,一个是骂出来的,这两者是需要的。”
图说:中篇评弹《林徽因》 图IC
不断改
“你注意到吗,这次的服装改过了。”庄凤珠说,第一回4位演员有两位的服装作了“微调”,一个演员原来敞开的衣襟缝了起来,一个演员的泡泡袖被普通袖子替代。评弹《林徽因》的服装基本上根据角色来设计,虽然也是民国风,但与传统评弹的长衫、旗袍颇为不同,既是一个亮点,也是一个槽点。
庄凤珠坦承甚至团队内的演员们意见也不统一,现在还在不断修改当中。庄凤珠本人则认为,评弹的特点是一人多角,改革创新是必要的,但不必要以角色来定服装,“这样不是太符合评弹的特色”。同样对于说明书上某某演员饰某角色庄凤珠认为也可以改一下,否则容易引发不必要的批评,“以为我们在唱戏呢”。副团长高博文表示,评弹的服装与戏剧、歌舞的服装有一个很大的不同,评弹演员在台上绝大部分时间是坐着的,所以有些服装看着不错,但真的穿上了台并不能出效果。
当然,这次改动的不仅仅是衣襟和袖子,几乎场场演出都跟在现场听意见的编剧窦福龙对剧本也作了些微调。第二回的书在铺排上作了小调整,增加了一个小桥段,使得故事的推进变得更为合理。演员的唱词也有改动,第二回的三处改动都算得上是“字斟句酌”。昨晚上海大剧院的演出结束后,评弹《林徽因》还将进行新一轮的修改。吴孝明说:“十年磨一剑一直是我们的追求,一部好的作品不可能是一蹴而就,一定是在骂和磨的过程中提升、提炼、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