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生态环境呈好转趋势
长江源地区十多年来湖泊湿地面积、植被和珍稀动物数量均有增加——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今年对长江源地区的科考结果日前整理分析完毕,综合对比多年的考察数据显示,长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呈好转趋势。
青藏高原藏羚羊数量已达10万头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长江源头地区出现的湿地萎缩、湖泊缩减、生态环境恶化、荒漠化等不利趋势正得到扭转。”昨天,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副院长陈进拿着刚整理分析完毕的今年江源科考结果告诉本报记者,综合对比多年的考察数据,长江源生态环境正呈好转趋势。
今夏,长江科学院派出29名来自河流泥沙、水土保持、水生态、地质地貌以及空间信息等领域的技术专家对长江北源楚玛尔河、正源沱沱河和怒江源开展了多学科联合科学考察,这是自2012年以来该院对长江源头地区开展的第5次科学考察。
今年的考察显示长江源多个生态指标好转。陈进以对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湖泊监测为例,库赛湖、海丁诺尔湖、盐湖等3个高原湖泊的面积均有扩大。这3个原本不相连的湖泊,这两年在丰水期高水位时竟然连通起来。
具体来说,处于上游的库赛湖1989年面积为259平方公里,2003年增加到266平方公里,到去年增至326平方公里;中游的海丁诺尔湖1989年面积为38平方公里,2003年增至42平方公里,到去年扩大至77平方公里;下游的盐湖1989年面积为30平方公里,2003年增至38.6平方公里,去年达到147平方公里。
科考人员发现前几年长在坪坝上的草现在往山坡爬,显示植被覆盖增加。此外,藏羚羊、雪豹等珍稀动物增加不少。陈进介绍,藏羚羊作为高原上的高级动物,其数量增加是生态指标好转的表现之一。
考察资料显示,可可西里保护区过去只有1万多头藏羚羊,现在已经恢复到6万多头。在西藏那曲地区,藏羚羊的数量也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整个青藏高原的藏羚羊数量有10万头。
气候变化是生态好转重要原因
“今年我们科考得出的初步结论与其他单位科考结果基本一致。”陈进说,“从数据来看,2003年前后是生态好转的拐点。”
对于生态好转的原因,陈进认为首先是气候变化。他说,100多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对各地影响不同。我国三江源地区近10年受其影响,降雨量增加。
国家气象局在长江源多个气候站及水文站几十年来的资料表明,该地区近10年平均日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变化均呈现十分明显的增加趋势,而气温升高带来了降雨增多。根据国家气象局1961年至2014年的降水数据显示,长江源地区近10多年来高程4000米以上区域面平均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幅达1.68毫米每年。
陈进认为,相对于上个世纪90年代偏枯的气候,过去10多年降雨量增加,使得长江源的湖泊湿地面积增加,生物植被容易恢复。此外,过去十几年我国政府在长江源地区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他介绍,最近10年,国家投资235亿元对该区域先后实施了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二期工程,并在今年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不过,生态好转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隐忧。陈进说,气温升高、降水增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境变量”,其长远影响有待进一步监测和研究,而在新的气候水文条件下,长江源地区发生的变化对环境、生态及水资源等后续影响都需要加强监测和研究。例如,一些原先的内陆湖变成了外流湖,而内陆湖水量大,且是咸水,对长江的水文水资源会产生什么影响还需要关注。
陈进说,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也是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气候变化敏感区。长江科学院对长江源的科学考察将持续开展,以综合考察和专业分队考察相结合的形式对长江源开展深入的考察,获得关于江源现状和问题准确的信息,努力发现解决问题的内在规律,并将增加高科技监测设备和技术的投入,密切关注气候变化对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
(本报武汉12月1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