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赏俄中关系为互利合作全球典范
1日,在克里姆林宫,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2016年度国情咨文。新华社发
报驻莫斯科记者孙昌洪
12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圣乔治大厅向联邦会议(议会上院) 发表年度国情咨文,阐述俄罗斯近期和未来的优先方向和面临的任务。
在时长约70分钟的讲话中,普京对2016年俄罗斯的经济、社会、内政和外交等各方面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新一年的发展方向。普京强调,近年来俄罗斯虽处境艰难,但已变得更加强大。
国内发展:实体经济已停止衰退
俄总统首先向俄罗斯国民表示了感谢。普京认为,人民团结在爱国主义的价值观周围不是因为他们对现状都满意,困难和问题有很多,但民众理解其出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相信政府和人民可以共同去克服这些困难。普京说:“我们不得不在史无前例的复杂而不同寻常的条件下解决问题,就像历史上多次发生过的那样,俄罗斯人民也再次令人信服地证明了,他们有能力应对复杂挑战,捍卫并维护国家利益、主权和独立,俄罗斯虽处境艰难但已变得更加强大。”
普京引用俄罗斯哲学家阿列克谢·洛谢夫的名言说道,“我们了解自己国家的这条荆棘之路。”但普京同时坚定地表示:“我们是统一的,我们的俄罗斯只有一个!”
普京在国情咨文伊始时表示,今年的国情咨文将主要关注经济、社会问题和内政。在一个多小时的讲话中,普京谈俄罗斯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问题所占的时间达到了一半以上,内容涉及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商业环境、医疗保障、中等教育等。普京尤其对宏观经济局势表示满意。
普京指出,目前俄罗斯实体经济已停止衰退。他说:“目前实体经济已停止衰退,工业甚至还出现了不大的增长。去年我国GDP下降了3.7%,但我觉得今年的降幅会很小。2016年前10个月总共下降0.2%。全年的数字大概也会差不多。”据报道,根据俄经济发展部近期预测,相较于2016年的0.4%,2017年俄工业增速预计将加快至1.1%,2018年和2019年更将分别加快至1.7%和2.1%。
普京表示,2017年俄罗斯通胀率或降至4%,这成为经济发展的前提,“2015年通胀率达12.9%。我希望,今年通胀率将不超过6%,达到5.8%左右。这意味着,明年我们确实有可能达到目标通胀率4%。”
积极推行面向东方的外交政策
在谈到俄中关系时,普京特别强调,在目前复杂的条件下,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成为保障全球和地区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普京说,当前俄中两国的合作是国家间互利协作的典范,因为俄中这种互利关系是建立在考虑到所有国家利益的前提下,而不是建立在一方的霸权理念的基础上。
普京还提到,当前俄罗斯积极推行面向东方的政策,不是因为俄美关系恶化,而是出于俄罗斯长期发展的需要。今天的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俄中每年都在贸易、投资、能源和高科技等领域增添大型合作项目。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普京在上月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面时强调,《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签订15周年来,两国已经形成了双边合作的有效机制。普京特别指出:“我与我们的朋友习近平主席建立起非常友好的关系,莫斯科期待中国国家主席2017年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
与欧美关系:平等互利是合作基础
在谈到发展与西方关系时,普京似乎都在释放善意。他在讲话中表示,俄罗斯愿意与世界各国进行对话,并进一步巩固与各国的关系,“我们从来不想为自己树敌,我们需要的是朋友。俄罗斯需要保障自己的国家利益,在没有外国干涉的情况下自主发展。但是,我们欢迎对话”。
对于世界瞩目的俄美关系问题,普京表示俄罗斯已经做好了与美国新一届政府发展关系的准备。普京表示,俄罗斯和美国相互协作解决问题符合全球利益,因为俄美对国际局势的安全与稳定负有共同的责任。所以俄罗斯愿意与美国新一届政府合作,但这种合作关系是要建立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普京特意强调,任何破坏战略伙伴关系的企图都是危险的,并将导致全球性灾难,这一点一秒钟也不能忘记。
媒体认为,俄罗斯与欧洲关系出现缓和与恢复正常化的机遇大大提高,尤其是今年11月,欧洲东部国家保加利亚和摩尔多瓦两国亲俄罗斯候选人当选总统,民调显示这意味着两国亲西方路线可能宣告结束。就在几天前,法国2017年总统大选候选人名单逐渐出炉,无论是中右翼政党候选人菲永还是极右政党国民阵线候选人勒庞,均被视为亲俄人物或与俄关系密切,所以媒体认为“明年法国选出亲俄总统的概率达90%以上”。
这在普京的国情咨文中也有所体现。普京表示愿意与欧盟加深合作。普京强调,通过观察欧洲国家的选举结果,俄方注意到,欧洲国家渴望实行独立自主的政治和经济方针。他表示,建立大欧亚伙伴关系是俄罗斯在欧亚地区建立多层次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愿望,俄正在多个国际和地区层面开展实质性磋商,俄罗斯认为,同样可以与欧盟国家开展此类对话和谈判。
12月1日的年度国情咨文,是俄罗斯历史上第23次国情咨文,是普京自2000年以来发表的第13份国情咨文,也是普京在本届总统任期内的第5份国情咨文。
(本报莫斯科12月2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