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全产业链重点资助重大影片创作
本报首席记者 王彦
2016年度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名单即日公布,121个项目获得资助。在面向电影全产业链的同时,今年的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向电影创作项目倾斜,新增设了选题孵化项目,一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主义题材的项目有望在获得资助后,打造成为优秀影片。
上海是中国电影的发祥地,在中国电影百多年发展史上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摄制出品了一大批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时代风尚、有文化影响力的优秀作品。为了进一步完善上海电影的产业链,提高上海电影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推出有影响的作品和人才,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上海自去年开始设立2亿元的“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在推动上海电影繁荣发展上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委托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负责评审。经过认真修订的《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实施细则》 (2016年版) 明确规定:专项资金资助主要用于扶持讴歌中国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发爱国主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反映社会现实、表现民族精神,具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准和市场价值的优秀影片和新人新作。重点支持新建多厅数字化影院建设,支持电影发行,支持上海电影后期制作技术项目的引进、创新与发展。支持优秀国产艺术电影的放映,支持电影“走出去”,支持电影教育和优秀青年电影人才培养等电影产业链上相关的重要项目。在近60位专家学者的认真评审下,经由领导与专家组成的审定委员会审定,电影内容创作和电影产业发展两个方面共121个项目获得通过。
今年获得电影创作内容资助的项目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批体现家国情怀、承载人文精神的主旋律电影创作项目,着力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获得评审专家的青睐和好评。其中: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紧扣重大节点的创作项目有纪念建党100周年的 《一个政党的诞生》、献礼建国70周年的《沉睡的老课本》、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的《明月几时有》《马照跑,舞照跳》、重现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宝山保卫战的《捍卫者》、反映民族振兴和“中国梦”主题的《甲午江南岸》等;深入现实生活、反映时代风采的创作项目有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城市家庭生活变迁的《地久天长》、记录当下农村现状的纪录片《失落的山村》、聚焦反腐和海外追捕贪官的《围猎》等;还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讴歌先进人物的《俞卓伟》;回眸著名画家谢稚柳与陈佩秋夫妇艺术生涯的纪录片 《鱼饮高花》。此外,对有望获得较好社会效益和较高经济效益的类型片创作项目《欧洲攻略》,专项资金也予以资助,以体现“百花齐放”,努力满足观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促进上海电影发展专项资金还公布了获得今年佳作奖励的12个项目。根据今年新颁布的实施细则,佳作奖励不仅仅单凭票房业绩,而是设定在亿元票房 (新人新作为3000万元)为“门槛”的基础上,更倾向于具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准和市场价值的优秀影片和新人新作。曾在创作阶段获得文化发展基金会电影剧本资助的《七月与安生》,上映后口碑与票房双丰收,被誉为“近年来最好的青春片”;陆川执导的纪录片电影 《我们诞生在中国》 博得业界和观众的好评,开创了国内纪录片票房新纪录;而上影集团出品的 《盗墓笔记》 在今年整个电影票房增长放缓的情况下,票房逾10亿元,对此,专项资金也给予重点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