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死捐身,让大爱在传承中延续
编者按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教,是引导子孙后代有道德、有气节、有骨气最基础的课堂;家风,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细小却也最绵延的传承方式。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让全社会认识、感动、尊敬这样一批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家庭,让社会公众在充盈温情、满溢大爱的故事中浸润心灵,恰如大音希声。
上海有八户家庭入选首批全国文明家庭。他们的故事,也许并不符合人们对于幸福美满的一般理解;但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们却始终能感受到一股强烈的向上向善的力量,一股渴望家庭和谐、国家复兴的质朴信念。因此,我们急迫且努力地想要讲述他们的故事,真诚祈愿能让这发轫于人们内心对于真善美渴望的隽永力量在世间激扬。
■本报记者 唐玮婕
“捐骨髓,你怕吗?”当这道问题出现在顾天来、郑君华夫妇面前时,他俩的回答是:值得!
郑君华是浦东新区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丈夫顾天来也在这家医院工作,担任医患纠纷协调办公室主任。2001年9月,夫妇俩一起报名参加中华骨髓库,第二年4月,妻子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成为我国第12位捐髓者,也是我国卫生系统第一位捐髓者。
十多年过去了,当郑君华回头看当初的决定时,两个字脱口而出———自然。“只是捐献了一点点骨髓,就能挽救一个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我觉得再没有比这更有意义的事了。再平凡的人也一定有帮助别人的力量。”正是这样一户把助人视作“自然”的大爱之家,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的称号。
埋藏在血液中的故事
“我是一名医生,但是过去对白血病了解并不多。直到2001年,我从一本杂志上了解到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为祖国大陆的白血病患者提供骨髓的事迹。当时大陆有十几亿人口,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者才几万人,配型成功比例非常低。”这深深触动了郑君华,她至今还记得那篇文章的结语:“亲爱的读者,你,还有我,把手放在胸前,摸着一颗跳动的心,问一问自己:我能做到吗,你能做到吗?”
郑君华当即决定参加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做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我一定能够做到!”接下来她连续打了三个星期的电话,终于拨通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报名热线。丈夫顾天来和她一同成为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的志愿捐献者。
“我很幸运,半年后就接到了配型成功的消息。这真是万分之一的几率,有的志愿者可能等20年都不一定能配上对。”2002年,郑君华的捐献成功救治了上海交通大学一名患白血病的学生。手术后半年,患病女孩康复如初,血型也由最初的AB型变为与郑君华相同的B型。当时,女孩儿还委托医生带给郑君华一张照片,照片的背面写着这样一段话:“这是一个埋藏在血液中的故事,故事中有你、有我,还有许许多多的好心人……”
丈夫顾天来一直是郑君华身旁最坚实的支柱。十多年来,夫妇俩不仅积极参与上海市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俱乐部的志愿活动,还向身边人科普捐献知识,“捐一点造血干细胞,就能给人以生的希望,哪怕遭受一点痛苦,与一条生命相比,这又是多么微不足道?”
村里人“自家的医生”
“其实,他的心比我还热。”说起自己的丈夫,郑君华发自内心地夸赞:“记得有一次,有个胃癌病人突然大出血,那时我们家还没有车,半夜他接到电话立马就赶去医院抢救,做完手术后整整一个礼拜都守在医院,一直等到病人转危为安才回家。在我们村里,他的名气可远远超过我。”
浦东新区张江镇环东村的村民们早就把居住在此的这对夫妇当成了“自家的医生”,小到伤风感冒,大到命悬一线,参与抢救、组织专家会诊都会找热心肠的他俩帮忙。上个礼拜,隔壁老孙家的孩子在家里不慎摔倒,嘴巴上划出一道大口子,心急火燎地跑来求救。正在休息的顾天来二话没说,抱起娃娃马不停蹄送到医院。
顾天来曾经与郑君华同为外科医生,后来由于工作需要,他开始负责调解医疗纠纷,一干就是十多年。这么多年来,他记不清处理调解了多少纠纷,承受了多少埋怨、甚至谩骂。“做这块工作是很孤独的,医患问题就像是一杆‘天平’,稍有偏颇就会失衡,病人不理解,有时还得罪了同事和领导。”顾天来没有退缩,尽可能让每一件纠纷都得到公正处理。
作为妻子,郑君华能够时刻感受到丈夫受到的压力,但她从不打听询问,只是默默地给丈夫以鼓励和支持。看到不少病患家属和丈夫成了好朋友,她忍不住问起其中的秘诀。顾天华说:“我们有底线,讲道理啊。”
“不是我做娘的骄傲,我儿子、媳妇、女儿,个个都好,相互之间像姐妹兄弟一样,村里人都晓得。”郑君华婆婆动情地夸赞道。
传承向上向善的家风
“家庭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郑君华说,父亲的言传身教,是自己儿时最好的启蒙,“他的每一句教诲在我心中都格外有分量。”
郑君华七岁那年母亲患肝癌不幸去世,父亲郑开邦含辛茹苦带大一双儿女。从事药剂师工作的父亲工作繁忙,但从不忽视对子女的教育:“要做一个大写的‘人’,时刻记住‘救死捐身’。”在女儿的印象里,父亲一辈子先人后己、与人为善,“小时候家里很拮据,爸爸总是对自己苛刻,遇上别人有困难,他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退休后的郑开邦爱上了写诗,老人在创作的诗集中还不忘给郑君华送上教诲:“求恩继志今何在,现世医护亮节操。救死捐身常辛苦,老少安康含泪笑。”
顾天来的父亲顾茂桃也是一位开明的老人。家中的墙上挂着一幅“有德则乐,乐则能久”的横匾,此言出自《左传》,老人常用这句古语提点家人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儿子处理医患纠纷难免遇到委屈,老人常常开导他:“病人火气大,吾伲要理解。今后做事体,还是要讲道理,要公正,做人要有道德。”
正是在这样的家风、家训的影响下,这户家庭展现出向上向善的大爱情怀。受到父辈的熏陶,夫妇俩言传身教将良好家风传承给儿子。当年捐献造血干细胞时,儿子才2岁,并不懂事。夫妇俩以身作则,每逢寒暑假期就带着儿子参与各种志愿公益活动,教导孩子“做人的根本就是要心存善意”。
如今,他们的儿子已是一名高二学生,父母的日常点滴教育早已给这个大男孩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他说:“将来我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成为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为社会多做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