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人都愿意亲近科学与创新

2016-12-16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许琦敏

上海科技馆今年启动了建馆15年以来首次大规模更新改造。迄今,在美国国际主题公园及景点协会发布的“全球最受欢迎的20家博物馆”名单上,上海科技馆已位列第八。作为上海的一张城市名片,在未来的改造中,它将广撒英雄帖,邀请高校、科研院所、创新企业等共同参与,以科技馆为平台,为上海滋养创新的土壤,培育国际影响力,让每个人都愿意亲近科学与创新。

这是“十三五”期间上海科普的一个缩影。作为实现科技创新的两翼之一,未来5年,上海将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为宗旨,打造国际化、社会化、市场化、精品化的“大科普”格局,让科技创新变成市民生活的沉浸式体验,让科普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的文化力量,并逐渐产生国际影响力。

未来5年崛起国际科普高地

上月,上海天文馆已经破土动工。待天文馆建成,上海科技馆将形成科技馆、自然博物馆、天文馆三馆合一的格局,进而在全球博物馆的排名中登上更高的位次。

这个世界排名,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上海在创新文化上的城市软实力。

“在‘十三五’期间,上海将朝着国际科普高地的方向努力。”上海市科委科普部门负责人说,上海科技馆是一个重要的创新文化交汇平台。未来,上海还将着力打造更多的科学传播平台,通过科技嘉年华的方式,更多地集聚优质科技资源,利用大型的科普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积极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今年,上海科技节的“国际科普艺术展演”首次邀请国际院团参加,而明年,展演活动将更好地将科技与艺术融合,有望引进更多的国外节目。

上海科技馆更长远的目标是将上海的科普内容产品、创新文化推送至世界各地。据悉,上海科技馆计划拍摄百集纪录片“中国珍稀物种”,迄今已拍出了《中国大鲵》《金丝猴》》《重返二叠纪》 等十几部科教片、4D影片,渐渐在国内外打响了知名度。2013年,新西兰买下了影片公益场次的放映权,成为中国科普电影走出国门的一次创新尝试。近日,原创4D科普电影还受邀在泰国国家科技节上展映。

把科技创新变成市民的沉浸式体验

在有关部门的一项全国公民科学素养测评中,上海以28.8%的合格率高居全国第一。未来5年,这一数字还将提高5至7个百分点。专家认为,继续提升上海市民科学素养,必须改变知识的单向传播,把科技创新变成市民的沉浸式体验。

近年来,上海市区两级政府持续加大科普投入,形成了以2家综合性科普场馆为龙头、54家专题性科普场馆为骨干、267家基础性科普基地为支撑、79家社区创新屋等为补充的科普场馆体系,为公众提供丰富立体的科普资源。

“社区创新屋就是为市民提供一个实现自己创新想法的平台。”上海科学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健民说,实现自己的创意,是一种高峰体验,让更多市民体会到创新的快乐,才能让更多人理解创新、支持创新,在社会上形成崇尚创新的氛围。

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很重要,却也很难做好,因为科学家很少有精力做科普。但这种状况将在“十三五”期间得到改观。最近,一些与科技前沿对接的科学课程,出现在沪上中小学课堂上。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科院上海天文台、中科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的科学家和研究生在中小学老师的帮助下,把各自领域的前沿知识设计成了有体系的教学课程。这些尝试出乎意料地受到学校的欢迎,嘉定区教育局已准备将光机所的“七彩之光”光学课程作为区本课程来推广。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