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上海故事》体现历史担当和文化传承
每逢双休日,有一档纪录片栏目《上海故事》默默在荧屏上陪伴上海观众已整整6年。它将历史见证人的故事讲述与实景拍摄、影像资料融为一体,呈现着这座城市的沧桑变迁,留住了上海市民的乡愁记忆,这部获得全国纪录片一等奖的栏目体现了历史的担当和文化的传承……
老上海手绘电影海报图IC
集体记忆打动人
有人说,一个城市如果没有反映自己城市的纪录片,就像一个家庭没有自己的相册。从这个意义上说,《上海故事》就像是一部上海百年城市历史的影像志。一些老观众面对荧屏甚至流下热泪,有的还把《上海故事》碟片当成礼物送给儿女,因为这里承载着父辈们沉甸甸的历史情感。
它从上海1843年开埠后出现第一批汽车、黄浦江有了轮渡,到石库门中党的一大召开时所遭遇的惊心动魄;它从上海市民熟悉的老弄堂、老味道、老品牌、老习俗,到历史变迁中的城隍庙、大世界、文化广场;从上海的传呼电话、大众浴室、小菜场、弄堂工厂,到老照片、小人书、宣传画、叫卖小调……娓娓道来,细细表达。它既是一幅上海城市百年沧桑的宏大长卷,又是一部充满市井气息的民俗生活影像。
制片人王明远说,《上海故事》之所以打动观众,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为了怀旧和感慨,而是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和申城百姓的集体记忆。
图说:上海石库门图IG
今昔对比很感慨
随着岁月流失,许多生活细节在历史长河中渐渐消失了。《上海故事》让亲历者、见证者来讲述历史,重新找回了丰富、精彩的涓涓细流。如《鸳鸯楼》,它通过一些大龄男女对当年能住进狭小的“鸳鸯楼”得以成婚的幸运追忆,展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住房紧张时的“蜗居”时代。今昔对比,令人感慨。如《弄堂里的叫卖声》,石库门外各种叫卖此起彼伏,从大饼油条、老虎脚爪、棒冰雪糕、栀子花、白兰花……还有修棕绷、修阳伞、磨剪刀、爆炒米花,热闹非凡。如今,人们大多生活在安静小区之中,宛若隔世。
《海上生绿岛——崇明围垦开发纪事》,更激起了当年崇明“围垦人”和“农场人”的热烈反响。从上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先后有3万多“围垦人”和30多万“农场人”在崇明岛“战天斗地”,崇明岛不仅面积扩大了一倍以上,还留下了气壮山河的青春之歌。如今,当年的小伙、姑娘都已两鬓染霜,但他们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宝贵的土地资源和精神财富。
图说:做点心图IC
历史追忆有揭秘
有些历史追忆还有一定揭秘性。在拍摄上海街头交谊舞时,摄制组发现,解放前把这种舞蹈都称为交际舞,后来才改称交谊舞。原来,这是当年陈毅老市长的一字之改。在拍上海文化广场时,发现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其最早的雏形就取自于第五届“上海之春”的一台盛大演出,这是上海解放15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场音乐会,有三千演员参加演出,其中有:朱逢博、郭兰英、施鸿鄂、刘秉义、才旦卓玛、任桂珍等,演出轰动一时。正巧陈毅副总理来沪观看,他兴奋地把它推荐给了周总理。由此,在这台上海大歌舞的基础上,调集全国艺术界的精兵强将,经过2个多月紧张创作排练,才终于赶在国庆15周年前夕首演了这台堪称艺术经典的《东方红》。
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前夕,一张尘封了大半个世纪的老照片揭秘了一段近80年前发生在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的英雄故事。照片上两个男女孩子,他们是抗日爱国将领路景荣和王禹九的儿女,这是一对“娃娃亲”。他们父亲因奋勇杀敌都先后升任少将,最后,双双壮烈牺牲在抗日前线。这对“娃娃”的姻缘早已随着战争硝烟化为泡影,70多年后,各奔东西的他们再次相遇,两位老人吐露了一段发生在上海滩的抗日英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