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级无人机成了“大蛋糕”

2016-12-10信息快讯网

 

消费级无人机成了“大蛋糕”-信息快讯网

图片:视觉中国

■报记者 张晓鸣

一组数据

2015年中国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预计2016年可达32亿元;2019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40亿元。

手拿遥控器,操控无人机在宽阔的户外或者是高楼林立的城市中飞行,在很多人看来这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日前,移动互联网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发布了 《2016年中国无人机行业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民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为8亿元,预计今年可达32亿元,而到2019年,中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40亿元,未来市场容量十分可观。

变小,变小,再变小

“无人机在娱乐消费领域的发展非常迅速,当我们的手机和迷你无人机作为标配在一起使用的时候,人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这也是这个市场非常活跃的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如是说。

不过,在今天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用户体验仍然是一个不小的“痛点”。很多对于机械一窍不通的“小白”用户希望无人机产品能够“到手飞”———拿到无人机,打开开关,只需要几个简单的操作,无人机就平稳飞行。但是今天的无人机产品还难以满足这一需求。

因此,对于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而言,未来想要实现爆发式增长,必须迈过用户体验这道坎。从无人机的使用上看,体验往往体现在便携性和操控性两大指标上。相比较工业无人机,消费级无人机的目标用户是普通大众,便携性决定了用户是否愿意经常使用无人机。

目前,很多消费级无人机的重量都在2公斤以下,有的无人机甚至已经能做到200克以内,相当于一部大屏手机的手感重量。可以预见,未来的消费级无人机产品将进一步向着小型化发展,在功能不断增强的同时,产品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减少。如果无人机最终能够变成“口袋机”,那么无人机产品无疑将迎来快速普及。

就目前市场无人机的表现来看,解决重量和体积还是有很多办法的。如:大量采用碳纤维这种质地坚硬且质量轻的材料;改造无人机传统造型,设计成“蛋型”或者是“可折叠”。当然,随着将来技术的进步,电器元件的变小等进步也能进一步将无人机的体积和质量变小。

消费级无人机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拍照,特别是自拍。这在智能手机上就能体现,何况是主要用来航拍的无人机呢?

而对于女性朋友们,拍照还不够,还要求会美颜,所以,在无人机拍摄过后能够实时修图,可能会激发一部分女性朋友对无人机的爱好。当然,能够实时分享的话,那就更爽了。

除了便携性,无人机的操控性也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虽然今天有的无人机产品宣称是“到手飞”,但是事实上仍不是真正的“到手飞”,只是相比较传统无人机产品,其操作更加简单,用户无需太长时间的培训即可熟练操作。换一句话说,就是上手比较快而已,还不是到手就能飞。

未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增长,无人机的操控将不断简化,直到真正实现“傻瓜式”操作。同时,随着体感技术的发展,未来的无人机还有可能实现体感操控,而随心而动的“意念操控”也有望成为现实。媒体日前就报道了一场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举办的含有大脑控制界面的无人机竞速赛事,参赛选手佩戴头盔,借助大脑控制技术操控无人机,有的无人机在飞行过程中摇摇欲坠,而有的则飞速飞往了终点线。

新产品百花齐放

无人机虽然是消费品,但是却有较高的技术门槛。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目前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大疆创新处于行业龙头地位。随着无人机技术逐渐成熟和行业门槛的降低,更多厂商将涌入市场,加剧市场竞争,同时也将催生市场产品的丰富性。

几个不同的官方机构和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显示,在1500元以上的各个价位段,无论是销售数量,还是利润,大疆都占据了整个消费级无人机市场90%以上。从某种角度来说,“大疆就是无人机界的苹果”。

在消费级无人机领域,虽然有大疆这样的领军企业,但其他企业依然不畏竞争,寻求差异化的发展路径。由于手机芯片组的批量生产,其中的GPS、IMU(惯性测量单元)以及磁罗盘的价格大幅降低,无人机的微型化和智能化成为了可能。

创立于2007年的零度智控,在2011年试水多旋翼无人机,从去年开始转战消费级产品。今年5月,零度智控发布Dobby“口袋无人机”,率先将手机芯片应用于无人机,使机身控制在与普通智能手机相似的重量和尺寸,并实现了无人机自主飞行和室内定位等智能化功能。Dobby因其小到可以随手揣进口袋的便携身材,加上能够实现目标追踪、人脸追踪等智趣飞行体验,让国内外不少黑科技粉惊呼神奇。

近日深圳加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其消费级无人机“随行”,11月8日在京东众筹,众筹价紧紧贴着2000元,随后将正式发售。此类便携式消费级无人机瞄准了娱乐市场、价格亲民、操作简单。

“随行”大小相当于一包薯片,整机重量仅为273克(含电池),续航时间能够达到20分钟。航拍是其主打功能,配备了索尼1300万像素摄像头,能够以4K分辨率进行视频拍摄,同时配有EIS 防抖功能;同时其拥有卫星定位系统,可实现定点悬停,视觉跟随,路径规划,360。环绕等等功能。

不久前,曼塔智能推出了新一代无人机S6,这款无人机不仅更加轻薄,同时还具备4K高清、智能扩展等功能。曼塔智能加强了无人机的娱乐功能,即加入空中互娱扩展模块,通过扩展无人机可以实现“空中对战”,LED电子表情板可以实现人机沟通、夜间探照等功能。

玩具公司WowWee在今年5月推出了一款室内娱乐无人机———Lumi。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对Lumi实现简单操控,Lumi采用的特殊技术使得其非常适合在室内飞行,用户无需担心它会因为碰到障碍物而坠落。在娱乐模式下,Lumi可以随着灯光和音乐而翩翩起舞。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借助Lumi的开源API,一些用户甚至可以定义Lumi的舞蹈模式并自创游戏。同时Lumi还会将飞行轨迹保留下来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出去。

显然,这个市场需要开拓和创新者,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用户能够体验到无人机核心技术带来的便利和乐趣。

打造会飞的智能终端

展望未来,樊邦奎院士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无人机下一步发展的首要颠覆性技术,主要表现在单机智能飞行、多机智能协同、任务自主智能3个方面。

现在无人机领域以消费娱乐为主,结构比较简单、任务应用较为单一。尽管应用量大面广,产业化方面有优势,但是未来需要变革,需要向高端发展。未来无人机的高智能化发展方向是,高动态系统快速环境响应与自主学习、无人机系统任务理解与智能行为规划、无人机群自主编队等。

试想一下,如果将消费级无人机看作是新一代的移动智能终端,那么无人机能够做的事情显然太多了。无人机未来就是一部功能超强的“会飞的智能终端”,在完成拍照的同时,还能够通话、上网、人机互动。无论是在家中、户外还是旅途中,小巧、便携的无人机能够满足人们大多数的娱乐需求。

在樊邦奎看来,未来无人机能够自主地执行任务,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他在预测空中飞行器的发展规律时说:“过去是有人机一统天下,下一步无人机是有人机的重要补充,无人机和有人机相互依存,继续发展下去,有人机将是无人机的重要补充,最后,我们期待着无人机一统天下。”

无人机行业的飞速发展也需要监管同步跟进。

中国航空学会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专委会总干事、国家空管法规标准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浩建议:“目前我国无人机行业迅猛发展,但是监管方面却面临着重大挑战。我国在产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没有具体的经验借鉴,亟须出台相应的法规以便有效管理。”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网信军民融合促进会会长薛惠锋表示,“低慢小”航空器具备一定的载荷能力,使其能够携带危险物品和小型武器,存在安全隐患。另一方面,“低慢小”航空器易对空中航线造成干扰,引发航空事故。

美国的联邦航空管理局发布了小型无人机注册和标识的最终要求规范,在全面实行小型无人机的登记制度。俄罗斯宣布或将成立政府航空委员会,实现对民用航空产品的有效监管。中国也出台了 《民用航空法》 《通用航空飞行管理条例关于无人机管理有关问题的暂行规定》 等法规。2016年3月,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公司已正式批准轻小型无人机监管系统的“优云”实施运行。

薛惠锋认为,目前法规原则性的指导多,但需在驶航认证、空管规则、责任和监管等方面进一步细化,特别是对于多部门的监管、衔接配合不畅的问题需要统筹,构建更加完备的法律体系和管理机制势在必行。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