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之间》:走近真正的女神汉娜·阿伦特
《朋友之间: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 [美]汉娜·阿伦特 玛丽·麦卡锡 著 [美]卡罗尔·布莱曼 编 章艳 译 中信出版社
1975年12月4日,69岁的汉娜·阿伦特在家中会客,突然心脏病发从椅子上倒了下去,就再也没有醒来,这位命运多舛而独立的女思想家,生命画上了句号。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为世人留下了无数作品,她的主要著作《极权主义的起源》《人的境况》《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精神生活》影响深远。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便是在《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一书中提出。
近日,汉娜·阿伦特的两部重要作品《朋友之间: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和《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分别由中信出版社和译林出版社出版。一部是她与美国杰出女作家玛丽·麦卡锡的通信集,一部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犹太政策进行全面总结的极具争议性著作,让我们从不同角度,走近这位真正的“女神”。
《朋友之间》:记录阿伦特与麦卡锡25年友谊
汉娜·阿伦特1906年出生于德国汉诺威一个犹太人家庭,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先是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
1951年,《极权主义的起源》一书出版,为她奠定了作为一个政治理论家的国际声望。她认为极权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排犹主义和帝国主义。流亡之前,阿伦特以一个犹太人的身份协助犹太组织工作,为此曾被纳粹政府关押过。去美国之后,她为流亡者杂志《建设》撰写评论;做过肯舍出版社的编辑;1952年担任过“犹太文化重建委员会”的负责人。自1954年开始,阿伦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研究新学院、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开办讲座;后担任过芝加哥大学教授、社会研究新学院教授。随着《人的状况》《在过去与未来之间》《论革命》等著作的出版,使她成为二十世纪政治思想史上的瞩目人物。
阿伦特的政治学者的形象是在美国完成的。作为学者,她大大拓宽了政治科学的论域,譬如“极权主义”论,便极具原创性质,它取自时代经验,为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政治学经典所未见。由于她坚持自由写作,因此不能不打破经院式的“学术规范”,她的绝大多数著作,以评论和随笔的形式出现绝非偶然。然而,在充满激情的表达中,却又无处不显现着她固有的沉思的气质。
阿伦特在美国三十余年的生活并不算富足,但是围绕着《党派评论》,她拥有一群美国的知识精英作为朋友,包括诗人奥登和罗伯特·洛威尔,还有美国女作家玛丽·麦卡锡(1912~1989)。麦卡锡是阿伦特在美国关系最要好的朋友,也是阿伦特进入美国精英知识分子圈的领路人。她们初遇于1944年的纽约: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刚刚逃离纳粹德国,才华横溢的玛丽·麦卡锡在美国文坛初露锋芒。二人很快成为朋友,并开始了长达25年的鱼雁往返。《朋友之间:汉娜·阿伦特、玛丽·麦卡锡书信集,1949-1975》便是这段跨越25年独特友谊的真实写照。
这两个有着截然不同的过去和气质的女人之间的友谊是什么样的?她们成为朋友并非因为她们“想着类似的事”,而是因为她们都以与对方、为对方“思考”为己任。在信中,她们辩谈时事,也探讨文学、倾诉情感、闲聊八卦。信件中谈及的事件和人物多广为中国读者所知,包括越南战争、希特勒的审判、尼克松、水门事件等,也涉及乔治·奥威尔、奥登、海德格尔、埃德蒙·威尔森(《到芬兰车站》作者)、罗伯特·奥本海默等中国读者熟悉的人物,这些为我们了解两位作者所处的时代提供了极佳视角。
《朋友之间》收录了阿伦特和麦卡锡之间的所有通信,中文版为首次引进。译者章艳曾译有《娱乐至死》等广受好评的作品,译笔优美、准确,可读性极强。两位杰出女性漫长的通信异常精彩,反映了二人截然不同的人格和对政治、哲学、文学人物、当代事件的观点。这些信件充满了智慧和雄辩,又不乏真诚和亲密,以一种私人的方式,为我们近距离展示了20世纪两位杰出女性的政治、道德、文学观和思想脉络,向我们呈现了她们之间漫长而独特的友谊,同时也在无意中描绘了战后西方的时代轮廓。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美]汉娜·阿伦特 著 安尼 译 译林出版社
《艾希曼在耶鲁撒冷》:阿伦特提出“平庸的恶”概念
2016年是汉娜·阿伦特诞辰110周年。如今的世界,极权主义并未消失,恐怖主义令人心惶惶。阿伦特的著作直至今天,仍然散发着思想的光芒。在阿伦特的所有著作中,《艾希曼在耶鲁撒冷》是最具争议性的,著名的“平庸的恶”概念即在此书中被提出。近日,该书的无删节简体中文全译本首次由译林出版社推出,书中特别收录阿伦特德文版自序与德国史学巨擘汉斯·蒙森导读。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进行审判,阿伦特详细记录了纳粹战犯庭审全过程,还原历史现场,探讨战后审判的合法性。她提出的“平庸的恶”概念,引发西方思想界长达五十年的争论。
回到历史现场,我们认识一下该书的主人公艾希曼。1906年3月19日,艾希曼出生于德国的索林恩。这个位于莱茵河谷的小镇,以制造刀具、剪刀、外科器械而闻名。艾希曼的父亲原是索林恩电车电力公司的会计,1943年起成为该公司在奥地利林茨的高层。父亲有五个孩子,四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其中似乎只有长子阿道夫·艾希曼没能读完高中,甚至都没有从后来转入的工程职业学校毕业。纵观其一生,艾希曼只谈他父亲更加著名的财政厄运,却不言及自身,以此骗取人们相信他早年的“不幸”。显然,说大话一直是他的主要恶习之一。
阿道夫·艾希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任纳粹警察犹太处处长,犹太移民局局长。这个机构实际上是专门从事灭绝犹太人的工作的。根据战后国际军事法庭材料,在艾希曼的主持下,纳粹法西斯屠杀了500万~600万犹太人。作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主要负责人,艾希曼对死于该集中营的20万犹太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艾希曼被美国俘虏,但之后逃脱,在经过漫长的逃亡旅行后,艾希曼流亡到阿根廷。1960年被以色列特工抓获,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对纳粹战犯、“犹太问题最终解决方案”重要执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开展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审判。
阿伦特就这场审判为《纽约客》写了五篇报告,后集结成《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该书详细记录了这次引发全球关注的审判的全过程,并结合对大量历史资料的分析。阿伦特认为,恶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恶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业、忠诚的小公务员。艾希曼由于没有思想、盲目服从而犯下的罪,并不能以“听命行事”或“国家行为”的借口得到赦免。在极权主义和恐怖主义之下,最重要的是不失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这也是阿伦特的著作持续传达给读者的价值。(《深圳晚报》李福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