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0年基本建成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2017-01-07信息快讯网

本报首席记者 张懿

本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纲领昨天正式对外公布。针对农用地和建设用地这两类土壤环境,上海提出了明确的中长期目标:到202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污染防治体系基本建成;到2030年,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土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该文件全名是《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包括10条、33款措施内容和重点任务。

国务院去年5月发布了国家层面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各地编制工作方案。本市出台的 《方案》以“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为原则,重点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主要思路是突出重点、分阶段推进、分类管控、综合施策。

先要摸清底数

土壤不像水和气,无法自由流动,因而污染物的分布往往很不均匀。因此,要彻底掌握土壤污染状况,需要相当详尽、细致的调查。事实上,《方案》提出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上海土壤污染状况进行全面摸底。

根据部署,上海的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将在3年内取得初步成果。今年年底前,上海将完成潜在污染场地的排查,列出清单;2018年底,上海将查明本市耕地和重点行业企业污染地块的污染状况,包括面积、分布、环境影响等;2019年底前,全市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监测点位,将覆盖所有乡镇、园区和重点企业。

受技术限制,土壤污染调查无法像水、气那样实现全自动在线监测、瞬间获取结果。实际上,许多土壤污染检测项目,需要专业人员亲力亲为,并耗费几周时间。在此情况下,本市特别强调技术引领,同时将推进“土壤环境大数据”工程,提升信息化水平,突出资源共享理念。

减法做在源头

严控污染源头,预防新增污染,这是上海治土的一大特色。

针对耕地污染治理,上海将持续推进农药、化肥的减量化。《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市化肥农药的用量要比2015年减少20%。市农委表示,未来要在农产品领域推进“去产能”,品质差、效益低的品种要减少种植面积;同时,还要推进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和科学施肥。为控制禽畜养殖的污染,上海还提出到2020年全市畜禽养殖规模要控制在200万头标准猪以下,大致比现在减少约两成。

工业领域的土壤污染受到市民高度关注,对此,《方案》提出了有力的源头管控措施。一方面要优化空间布局,淘汰落后产能,在“198地块”、水源保护地等重点区域,将持续推进建设用地减量化;另一方面,对于具体的潜在污染企业,上海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计划”,重点加强涉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企业的防控。

为突出企业的责任,《方案》明确,土地使用者要在土地储备、出让、流转等全过程,承担起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的责任;在其日常经营中,企业还必须“自证守法”,也就是自建有公信力的监测体系,并对外公开结果。

有控制有修复

土壤污染一旦出现,要完全修复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因此,上海《方案》提出了综合施策的防治措施:既要对土地进行分类、分级,按照相应标准实现有序利用;同时,也会选择重点区域、地块,直接进行污染的治理修复。

农用地方面,在详细调查污染状况的基础上,上海将按污染程度,把耕地划分为优先保护、安全利用、严格管控等三大类,严格保护第一类,通过土壤改良、替代种植等“调理手段”处置第二类,对第三类高风险土地,虽然无法种植作物,但仍可通过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等,让土地安全高效地得到利用。

建设用地方面,上海同样也会区分“优先”“一般”等层级,采取不同力度的日常管控措施;一旦发现污染,就会要求按“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落实修复责任。对于待开发土地,上海将根据污染状况、结合规划,合理确定土地的用途,使其能在环境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得到使用。

修复潜在污染场地,使其重获“健康”,这无疑是土壤污染防治最令人振奋和期待的工作。《方案》提出,本市将重点修复的,一是拟开发为住宅、学校、医疗场所等环境敏感地块的潜在污染场地,另外还包括南大、桃浦等重点转型发展区域和崇明生态岛。

在《方案》中,上海对土壤污染防治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量化指标,也就是到2020年全市受污染耕地和建设地块的安全利用率要达到95%左右,到2030年达到98%左右。所谓“安全利用”,除了彻底修复,对土地作分类分级后的合理再利用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相关链接

上海土壤污染风险总体可控

环保等部门的权威人士昨天表示,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地区,上海土壤环境质量总体可控,但土壤污染防治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这是《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出台的重要背景。

据市农委透露,上海目前已拥有约100个土壤环境监测点和500个耕地质量监测点;近5年来持续对相应土地及其产出的粮食、蔬菜、水果等进行检测,截至目前,结果均为合格。

环保局相关人士昨天告诉记者,上海土壤污染和全国总体情况基本持平,但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本地土壤污染以有机污染为主;上海地下水的水位较高,土壤和水污染的关联度要明显高于北方地区。

过去几年,为管控土壤污染,上海提出了一些创新的做法,例如:为控制建设用地的土壤污染,上海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尝试将环境调查、污染管控从土地的储备开始,一直延伸到土地的出让、收回、续期等。

沪环保条例表决通过 创设土壤污染防治规定
松江土壤散发恶臭追踪 “元凶”初步锁定
长三角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会议召开
上海地铁迎来第4000辆列车
为儿买房 "上海阿姨"时隔10年重入家政市场
上海天气:明天有短时小雨,全天气温回升至9-16℃
上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将进入国际交易平台
廖国勋任上海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 侯凯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在作家们的笔下,1930年代上海爱情故事到底是怎样的
今明京津冀及周边以重度污染为主
上海整治20条扬尘污染严重路段
上海对环境污染问题连根拔彻底治
《自私的基因》:争议了40年的“科幻小说”
中国并非没有达达主义,只是迟到了60年
江浦路越江隧道计划2020年通车 杨浦浦东往来更方便
今夜到明天上午本市有污染天气,明后天继续降温
上海重污染时段迪士尼欢乐谷等烟花秀或将暂停
2017年上海义务教育招生办法公布
“杨之骏医学教育基金”:激励医学生“心无旁骛学医”
上海提前一年实现PM2.5降20%
上海的科创符号张江:知识产权“试验田”里说丰年
上海地铁今年首列新车抵沪
上海海关:货物分类监管解开企业“缠结”
上海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共享单车城市,自行车靠什么再度风靡
伦敦空气质量拉响警报,新年前5天二氧化氮污染程度已超全年限值
北斗系统将于2020年覆盖全球
惊呆!外星人尸体竟在2000年前就已藏在金字塔中
世界各国人买房有多艰难 印度买房要200年
上博第一阶段大修今年启动 东馆年内动工计划2020年落成
上博第一阶段大修今年启动 计划2020年落成
部署“十三五”时期艾滋病防治
深耕创新土壤,捕捉智能汽车机遇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