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网络保护 应重视网上内容管理

2017-01-11信息快讯网

相对于防止网络沉迷来说,网上内容管理是上游,也是前提。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近日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多数媒体在报道这一消息时,不约而同抓取了草案中的同一条款: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通过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从事预防和干预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活动,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更有媒体乐观预测:殴打、电击、药物、体罚等,在各种网戒学校“大显神通”的针对网瘾少年的戒瘾手法,将有望彻底消失。

上升到“条例”层面的规范性文件,总要关注方方面面,如国务院法制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网络防沉迷与上网权利保障、网上内容管理、个人信息保护、防范网络欺凌,是此次立法所要解决的五大问题。

媒体聚焦网络防沉迷,有近年来陆续曝光的个案为基础,富有冲击力的新闻故事在公共舆论场上更易传播,这也是媒体议程设置的必然。采取虐待、胁迫等非法手段干预未成年人网络沉迷,当然应为立法所禁止。但一部完整的法律法规,有它自在的逻辑结构和完整的规范体系。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来说,首先是上网权利保障。当上网成了一项基本人权,网上内容管理就变得关键而迫切。

相信很多人都对苹果应用商品里的“评级”有些印象——尽管多数人可能并未特别关注。国人最为熟知的社交软件QQ在苹果应用商店里被评为“12 ”,理由是:偶尔/轻微的成人/性暗示题材;偶尔/轻微的色情内容或裸露。另一款社交媒体软件微博则被评定为“17 ”,因为微博“无限制网页访问”。以苹果应用商品的评级标准,国内多款现象级、国民级应用都应在“16 ”甚至“18 ”,虽然舆论呼吁日久,但迄今为止,国内智能手机应用商品的评级工作仍未启动。

对应用或内容进行评级,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工作。相反,它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至关重要。我们倡导未成年人应“绿色上网”,但放眼看去,中文网络舆论场上“绿色”覆盖率还远远不够。一些主打“智能匹配”的资讯类应用,在缺乏未成年人特别保护的前提下,“精准投放”不但无助于网络生态的风清气正,反会让一些好奇的未成年人在偶然点击了暴力或色情信息之后,就陷入到频繁遭遇这类信息“轰炸”式推送的糟糕境遇。

近年来,经过网信等职能部门的持续发力整治,网上“儿童不宜”的内容虽大大减少,但低俗化、成人化、渲染暴力、歧视等内容仍然屡禁不绝。这些内容,有的在成人世界里应该容忍,但在未成年人的世界中却应隔绝。如何通过评级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将不良内容隔绝在未成年人可接触到的范围之外,对立法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相对于防止网络沉迷来说,网上内容管理是上游,也是前提。媒体关注下游,但立法注定不能只在下游发力。作为一个整体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也必须在一个科学的、系统性的立法方案中来加以解决。

全国网络举报部门11月份举报受理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4.1%
冬季保护心脑血管的7种食物 你吃过了吗
爱奇艺、乐视海量账号泄露,公布在网上任人使用
上海诞生首批持证校外培训师 新兴网络教师大多无证从教
2016年度“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正式启动
北京最大规模文物保护计划启动
媒体:子女教老人使用网络也是一种孝
湖北推进长江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见成效
上海修改原水引水管渠保护办法 征求公众意见
美情报机构再次发布报告证明俄对大选实施网络攻击
内容付费风起,你会为“知识”买单吗?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送审:0点-8点禁止未成年人打网游
2017年上海春招统一文化考试结束 3月4日、5日将自主测试
吴启华晒爱女小猪猪 女儿呆萌学爸戴眼镜
保护“黄浦江源”百姓尝甜头
印度边防兵网络“晒饭” 伙食太差惊动政府
网上可购买沪长途客运总站车票 扫码可上车
两成大学生参与过网络直播 有人每天直播超15小时
【网络媒体走转改】福建新农村见闻 村民众生相
福地温暖行,执笔画浮沉——“温暖中国”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福建站综述
网络冒出写作软件,新小说“立等可取”
韩正调研历史建筑风貌区保护工作,以城市更新的理念推进旧区改造
韩正前往黄浦静安实地调研——保留保护更多成片历史建筑风貌区
申城依法规范未成年人骑行或驾驶非机动车行为 严禁12周岁以下孩子骑共享单车
丰富的艺术盛宴 2017上海博物馆展览内容大盘点
从内容到形式,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历史
中小学教辅到底怎么买?书名相似内容多同质
本市将推出一系列规范未成年人骑行或驾驶非机动车行为举措
新课标:科学课程从小学一年级起 内容新颖有趣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