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

2017-01-16信息快讯网

《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信息快讯网

 

《黄宗英文集》

 

黄宗英 著

 

海天出版社2016年12月出版

 

《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信息快讯网

 

2015年11月19日看望黄宗英。李辉摄

讯 近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上,深圳海天出版社举办的“‘我们眼中的黄宗英’——《黄宗英文集》新书发布暨作家作品分享会”吸引了读者的目光。文集几乎囊括了影视演员、知名作家、艺术家黄宗英发表的主要作品,从上世纪50年代初学写作的诗歌、剧本到后来的报告文学、专栏文章以及与冯亦代先生的书信集。为祝贺黄宗英四卷本文集推出,黄宗英作品《小木屋》主人公、西藏农牧学院森林生态学、高原生态学教授徐凤翔,黄宗英老友、原《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周明,《北京日报》副总编辑初小玲,《黄宗英文集》整理者、作家、原《人民日报》文艺副刊高级编李辉、黄宗江女儿阮丹青等亲临现场讲述他们眼中的黄宗英。

 

《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信息快讯网

青年时代的黄宗英

黄宗英,多才多艺,既是影视演员,也是作家。她自1941年演出《蜕变》开始舞台生涯。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丽人行》、《乌鸦与麻雀》等多部电影的拍摄,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妇女形象。她的报告文学,比如《大雁情》《小木屋》等曾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套“当代报告文学精品”系列,她的《大雁情》收录在内。黄宗英的千字短文也非常精彩,在报刊上开过专栏。从演员到作家这一特殊人生经历,使她的作品颇具特色,往往从演员这一别具一格的视角,展现艺术文化界的种种掌故,也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资料。而给他人作品的各种书序,作者入藏、登长城、赴海外拍片种种人生经历的叙写,也不失为对改革开放以来种种巨大变化的个人化的展现。她的作品笔致灵动,善用口语方言,鲜明感人,使读者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文艺工作者在20世纪大时代变迁中的悲欢离合、人生轨迹,不失为那个时代的剪影。

 

《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信息快讯网

电影《家》中的梅表姐

四卷本《黄宗英文集》,由深圳海天出版社2016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其中《小丫扛大旗》卷主要收录了黄宗英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影视剧本、诗歌、电视脚本等作品;《我公然老了》卷主要收录了她的散文作品,于日常琐忆中,描写世情、感悟人生;《存之天下》卷是亲人朋友的往事特写;《纯爱》卷收录了她与作家、翻译家冯亦代的黄昏恋的情书精选。

 

《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信息快讯网

黄宗英与赵丹夫妇

 

《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信息快讯网

 

黄宗英与冯亦代的黄昏恋颇受瞩目

本书的编选者李辉,是黄宗英的好友、忘年交。作为著名作家、《人民日报》文艺副刊编辑,李辉与现当代作家交游甚广,著有多种相关传记研究作品,如《萧乾传》、《沈从文与丁玲》、《胡风集团冤案始末》、《黄苗子与郁风》等,广受好评。《黄宗英文集》即他受已92岁高龄的黄宗英委托,花了很大的工夫将其作品,包括20世纪50年代的一些旧作收集起来,整理分类,编辑而成。其中,不少作品是多年来首次出版,颇具文献收集价值;而选编者李辉既为现当代文学的专家,与作者又有很深的交往,所选取的篇章足以涵盖作者的生平,表现其为文的特点;在卷目、篇目的安排上亦颇具匠心,剪裁得当。

链接

黄宗英:永葆一颗赤子的心

 

《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信息快讯网

 

《黄宗英文集》藏书票

黄宗英1925年出生于浙江瑞安,9岁那年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她去天津投奔亲戚,直至其中学毕业。1941年,16岁的黄宗英只身来到上海投奔大哥黄宗江,以见习生的身份进入上海职业剧团,不久,黄佐临的话剧《蜕变》中一位女演员临时缺席,她“临危受命”,被舞台监督一巴掌给推了出去,虽然没有经验的她差点把一出戏给搅和了,但黄佐临导演却说了改变她人生的一句话:“明天,还你上。”

此后,黄宗英陆续主演了多部话剧,声名渐起。尤其是1942年的喜剧《甜姐儿》令她红遍上海滩,成了万众追捧的舞台明星。

上世纪五十年代后,作为演员的黄宗英渐渐淡出影坛,而作家黄宗英如鱼得水,尤其在报告文学领域成绩斐然,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虽然没有念过很多书,但黄宗英身上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诗情画意和悲悯情怀。黄宗英当作家,有些无心插柳,她说当时剧团里头演出的幕间串联词没人写,她就自告奋勇来写,后来她根据在农村的体会,写出了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小丫扛大旗》和《新泮伯》,文章获得了剧作家夏衍的好评,他说宗英的散文写得好,以后就别逼着她写电影剧本,让她一年交两篇报告文学,这彻底把黄宗英解放了。

从1960年代起,她写的那几篇报告文学,曾经影响了好几代人。

 

《黄宗英文集》2017订货会首发:记录传奇一生-信息快讯网

黄宗英在高原采访徐凤翔

在诸多报告文学里,《小木屋》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篇,讲述的是女科学家徐凤翔致力于建设高原生态研究站的故事,她跟在西藏高原的徐凤翔一起住在小棚子里,用三个月的时间写成一篇3万多字的报告文学《小木屋》。由此改编拍摄的电视片还在美国获得了国际奖。这部作品既为她赢得了荣誉,也给她带来了无可逆转的创伤。1994年,69岁的黄宗英第三次跟随徐凤翔入藏考察,不料发生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几乎到鬼门关转了一遭,也让她至今饱受脑栓塞之苦。

“缺氧之后,如果我当时就回来,大概不至于这么厉害。5月1日昏过去,5月3日醒过来,后来我一直坚持到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到6月1日,我才随着大队赶回,这20多天来,我一直带病工作,所以血管的伤就难以挽回。”黄宗英曾这样回忆。

在文集编者李辉看来黄宗英就是这样一个满腔热情的人,“她就是一个永远充满好奇的人,什么都敢试,虽然不一定做得好。比如说上世纪90年代到了北京跟冯亦代先生结婚之后,她就是每天听英文,然后去学中草药学,她还有证书呢。”

“赤子情怀”是赵丽宏对黄宗英的评价。“那一年是中国作家协会组织的采访团,去西藏采风,黄宗英是团长,带着一批作家去采风,走了很多地方。回来时,好不容易买到飞机票要回北京了,黄宗英突然宣布,我不走了。她说,我要去采访一个科学家,那便是徐凤翔。留下时,黄宗英写了三封信,分别给子女与哥哥黄宗江,信的内容竟是遗书。她是以那样一种决绝的态度去采访、去写作的。”

此外,黄宗英还是比较早下海的文人,1985年她离开了上海,到深圳创办一个叫都乐的文化公司,以及都乐书店。“为什么叫都乐呢?因为赵丹去广西时曾看过一个溶洞叫都乐,所以她用都乐作为公司、书店的名字,也是对赵丹的一种纪念。”但没多久,黄宗英的钱都被人中间给挪走了,关了书店后她又回到了上海,重新当一个写东西的人。

来源:新浪读书、澎湃、凤凰网等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