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十日狂政”撕裂美国

2017-02-02信息快讯网

特朗普“十日狂政”撕裂美国-信息快讯网

 

1月31日,在白宫,尼尔·戈萨奇(左一)获大法官提名后与特朗普握手。新华社发

报驻华盛顿记者 张松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10天来,与民主党议员的较量已趋公开化。除连日来拖延和阻挠内阁人选在国会过关外,民主党议员还誓言抵制新大法官人选。此外,美国国务院上千名公务员1月31日联名反对特朗普的“禁穆令”,白宫发言人斯派塞回应称“要么执行命令,要么走人”。

提名最保守大法官获党内认可

1月31日晚,特朗普提名丹佛上诉巡回法院法官尼尔·戈萨奇为最高法院大法官,填补一年前去世的前大法官斯卡利亚留下的空缺。现年49岁的戈萨奇是25年来大法官提名中最年轻人选。由于大法官职务是终身制,因此一旦上任,将对美国司法产生数十年的影响。

戈萨奇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并取得英国牛津大学的博士学位,曾经担任两名最高法院大法官的助手,随后被分配到联邦司法部工作,也曾在华盛顿一家知名法律事务所任职。2006年,戈萨奇被时任总统小布什任命为设在丹佛的美国第十上诉巡回法院法官。一些人认为,戈萨奇和斯卡利亚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几十年来,斯卡利亚一直是最高法院里的主要保守力量。戈萨奇与斯卡里亚一样,在法律界被称为“原意主义者”,这些法官倾向于从美国宪法的字面意义去理解并判决,而非试图分析立法者的意图。批评者称,这使得戈萨奇成为“天然的保守派”。

1月31日,戈萨奇紧急从丹佛赶到首都华盛顿,并表示将履行职责。戈萨奇还表示法官的任务是执行而不是改变“人民代表的工作”。戈萨奇的提名得到共和党及保守派的赞扬,这是特朗普与共和党人意见难得一致的一次。不过民主党这一关将不会好过。特朗普在提名会上特意表示“希望民主党和共和党能携手合作”,并按惯例邀请国会民主党领袖出席提名会,但遭到后者拒绝。

最高法院目前分别倾向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大法官各有4位,因此戈萨奇一旦上任,将恢复保守派大法官占多数的局面。由于最高法院在枪支管制、宗教权利、同性恋婚姻、堕胎等重大问题上拥有最终裁决权,因此大法官的任命向来是两党争夺的焦点。奥巴马和民主党去年持续要求共和党人控制的国会就其大法官人选进行投票,但遭后者拒绝。因此民主党此番恨意不解,一些国会议员批戈萨奇的位置是“偷来的席位”,两党在国会为此激战不可避免。

多项内阁提名遭国会民主党人对抗

由于对“禁穆令”不满,再加上认为不少内阁提名人选极具争议,美国国会民主党人连日来对特朗普内阁提名采取了对抗和拖延的态度。据统计,截至1月31日,特朗普提名的21位内阁级官员人选中,只有国防部长、国土安全部长、交通部长、中情局局长和驻联合国大使在国会过关,而另外16人则因为各种原因等待国会审议。而小布什和奥巴马在就职后的10天内,就有17位和21位内阁人选得到国会批准。

分析人士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特朗普的“去华盛顿”行事风格有关。比如在国会备受批评的司法部长人选塞申斯被指曾有多次种族歧视言行,并被广泛认为过于亲特朗普而缺乏独立执法精神。1月31日,民主党籍议员在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动用议事手段阻挠原定于当天举行的委员会投票。而国务卿人选蒂勒森在担任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总裁期间与外国政府及企业的关系一直是民主党人质疑的焦点,此外蒂勒森无意彻底与美孚公司撇清关系的做法也遭民主党批评。特朗普还提名气候变化怀疑者、长期与环保局打官司的普鲁伊特为环保署长,提名反劳工的快餐企业老板普斯达为劳工部长,这都引发广泛批评。为抗议特朗普的“禁穆令”,民主党议员也在参议院延后了对财政部长人选姆努钦和卫生部长人选普莱斯的投票。

千余名国务院官员请愿反对“禁穆令”

特朗普还遭到美国国务院公务员的联名请愿。1月31日,超过1000名国务院官员联名请愿信被递交至白宫。这封请愿信的内容是反对特朗普上周末针对中东七国公民的行政令。请愿信称特朗普行政令达不到目标,并很可能催生相反效果。请愿信还警告,如果所列国家公民因“禁穆令”无法进入美国,那么这个禁令将会“立即造成美国与其主要盟友在反恐斗争中关系恶化”。

美国国务院以前也出现过公务员反对总统具体政策的联名请愿行为。比如去年就有51位公务员联名反对奥巴马的叙利亚政策。但美国前驻叙利亚大使福特称,如果这次签名人数达到1000人,将是前所未有的。不过白宫发言人斯派塞1月31日在对此事做出评论时称,新措施的目的是保证美国人民的安全,不仅必要,而且将坚决推行,国务院官员要么执行这一命令,要么辞职走人。

在此之前,特朗普团队已经通知国务院中数十位司长以上级别的高级官员“走人”,包括被传有望出任常务副国务卿的原副国务卿肯尼迪。美媒认为,中高层官员的集体离职,再加上蒂勒森迄今未能通过国会投票,使得国务院的工作正面临困境。

(本报华盛顿2月1日专电)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