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机场场道维护人员过年坚守岗位,保障飞机顺利起降

2017-02-05信息快讯网

今年春节,黄雅麟又在机场忙碌着,大年初一和初二连续上了两个24小时大长班。入职18年,这是他在岗位上度过的第十个农历新年。休息的间隙,他和家人打电话,嘘寒问暖,互祝新春快乐,隔空感受团圆气氛和满桌的年味儿。

黄雅麟是浦东机场场道保障科值班经理,和68名同事负责巡视、维护浦东机场飞行区700多万平方米的铺筑道面,配合、监督飞行区施工建设,保障不停航施工顺利开展,并检查工后适航情况。旅客回家团圆、休闲出行的当口,往往也是他们工作最忙的时刻。

 

浦东机场场道维护人员过年坚守岗位,保障飞机顺利起降-信息快讯网

机坪反光刺得眼睛痛,以色差辨别外来物

黄雅麟和同事们的工作区域约有50个人民广场那么大,每天,1400余架次飞机从这里起降。机场飞行区无遮无挡,一年中最高温超过60℃,最低温可下探-10℃,场道维护人员冬挨冷风夏受炙烤,常年在机动车尾气、飞机起降噪音和尾流、狂风暴雨等条件下作业。

大年初一上午,天气不错,黄雅麟和同事开车沿机场围界旁的服务车道巡检。刚进飞行区,就发现第三跑道西面的西货运机坪最北面一架邮政飞机周边散布着约四五平方米的油污。他们下车查看,以油污状态以及与飞机的位置分析,这些是保障车辆补给或装卸货时留下的。

“要及时清除,以防车辆或飞机触到而打滑。”黄雅麟掏出道面信息系统手持式终端,定位、扫描、拍照、传输,这些油污污染信息已即时传递到机场场道信息库,及时安排处理。这是浦东机场场道科和同济大学共同研发的一套信息系统,动态汇总、安排飞行区域场道维护信息,并汇总成数据库。

场道科曾以这个数据库的资料为样本,分析跑道和滑行道外来物的源头,发现绝大部分都来自停机坪,这里上下客、装卸货、航油和水等保障车辆驶进驶出,情况复杂。筛查出巡检重点,工作效率也大幅提升。

记录好油污污染物,黄雅麟又继续巡视了一个多小时,观察道面损伤状况、有无外来物、清扫情况、道板间嵌缝料是否缺失、有无车辆和飞机掉落的零件等情况。“我主要看色差,远远扫一眼就能看到哪块‘地面’颜色和状态不对劲儿,一般不是多了外来物就是有了缺损。”水泥地面的反光刺得眼睛极不舒服,睁不开眼,黄雅麟却练出了精准判断的职业习惯和特有的敏感。

恶劣天气下连续十几小时守在跑道旁

场道巡检员们有个默契———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跑道。他们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在航班间隙4次开车检查4条跑道,在凌晨1时停航后至清晨6时30分再徒步检查一遍。徒步时,60米宽的跑道上,六人平均间隔、一字排开向前,遇到情况时一起停下,后面跟着一辆照明车和一辆维修车,当场合力解决掉问题。黄雅麟说:“后半夜是最困乏的时刻,但必须把自己调整到最敏感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因为作业时间有限,也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问题,必须高效。”

浦东机场临海,雨雪浓雾等恶劣天气相对较多,这对机场运行有一定影响,对场道保障也是不小的挑战。今年春运至今,天气好、没下雪,这让黄雅麟很开心,“冬季机场运行、跑道维护就怕大雪,旅客延误太严重。”

2011年除夕夜,他和同事下午下班开车驶出机场时,天上飘起了雪花,他们随即掉头又开回去,驾驶测量跑道摩擦系数的专用车辆、吹雪车和检修车,带上除冰液等,赶到跑道旁蹲守待命。当机坪的草地上刚开始积雪时,他们立即上跑道测量摩擦系数,以后每隔一小时以95公里/小时的车速测量判断适航条件,如果摩擦系数小于0.3,立即向机场塔台发预警,申请停航喷洒除冰液融雪。

“恶劣天气下,雨雪不停,场道保障车不停、人也不停,守在跑道外待命,持续测量摩擦系数,或者除雪融冰。”浦东机场场道保障科党支部副书记赵恒愉介绍说。

2008年大雪时,航班延误严重。航站楼焦急等待的旅客们并不知道,在机坪上,黄雅麟和同事十几个小时连续守在跑道旁测量摩擦系数、除雪,一小时一报告,直到跑滑道达标,可以安全放行。

平时,跑道巡检中发现最多的外来物是飞机轮胎脱落的胶,或被飞机划的轮痕印迹,这些都要及时处理,否则,粘的胶泥会减低摩擦系数,影响起飞加速和降落刹车;轮痕则有可能造成颠簸,严重的会导致飞机爆胎。“爆胎可能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我们要绝对排除跑道状况这一诱因。”黄雅麟说。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