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留学政策紧缩,留学生的寒冬已经到来

2017-02-10信息快讯网

各国留学政策紧缩,留学生的寒冬已经到来-信息快讯网

2017年对于准备出国的留学生可谓是相当艰难的一年,几个留学大国:美国、英国、加拿大都收紧了留学政策。英国自从脱欧以来,梅姨的上台意味着英国留学签证的签发难度又上了一个新台阶。不仅如此,留学生签证本来是签到毕业年下一年一月,方便他们留在英国实习工作之用,如此一来,这项优惠恐怕是没有了。美国更不用说,特朗普一度对留学生怀有敌意。加拿大最近的政策也将矛头直指留学输出大国--中国,计划将亚洲招生的主要战场转向东南亚。

留学日趋普遍化

对比二十年前和二十年后,我们可以发现,留学出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90年代北京人在纽约还能被拍成电影,现如今中国人几乎遍布世界各地。每一处旅游景点几乎都能看到熟悉的中国餐馆,宫保鸡丁、水煮鱼、麻婆豆腐、蛋炒饭,唐人街的驴肉火烧、山东煎饼、手抓饼、狗不理包子、麻辣烫到处都是,恍惚间还以为自己仍然身在国内。如今留学更是从大学生向中小学生转移,低龄小留学生的输出,似乎让国人找到了一种逃避应试教育的新方式,而对于那些留学大国来讲,他们则是寻找到了赚钱的新思路。

留学生或成为其本国劳动力的威胁

既然赚钱,为什么还要缩进留学政策呢?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感受到了威胁。有句玩笑话说:为什么德国宁愿接收难民,也不愿给予中国的偷渡客一个发展空间?除了法律问题,还因为中国人善于刻苦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而难民则是满足于温饱,不会想前途发展,更不会考虑子孙后代。其实从这里我们可见一斑,虽然留学这一政策对于欧美留学大国,短期内确实是创收行为,但长此以往,威胁的是他们的本国企业和本国劳动力。

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了民族产业,不能调动国民的积极性,不能把国民的劳动能力提升,不能降低失业率,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显然是失败的。中国人多,劳动力勤奋又廉价,一个企业当然知道雇佣这样的人才是最能赚钱的,比一些靠着救济金混吃等死的本国公民不知道合算多少。然而相比于私企顾着自身利益来说,国家宏观调控需要掌控的还有长久的持续性经济发展。中国人能留在外国的毕竟占少数,打了几年工回国的比比皆是,相对于此,让他们本国的闲置公民有活干,提高就业率才是重中之重。

不诚信行为是政策紧缩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中国留学产业的日趋成熟,也让很多本没有资格出国读书的人有了可乘之机。文凭造假、证书造假、考试成绩造假,愈演愈烈的留学闹剧使我们的留学生在走出国门时给国外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这种欺骗行为,也直接导致了这些大国对于中国留学生信心的丧失,也成为了这些国家限制中国留学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现如今留学政策的紧缩,证明了这些留学国家已从短期的经济发展获利转变为为他们的公民谋福利。或许是我们的留学风暴来得太急太猛,让他们没来得及反应就已经被我们席卷;或许是他们被眼前的利益迷住了眼,一时开心过头而没意识到日后的危机。无论怎样,这次留学大国留学政策的全面紧缩,对于我们期望出国留学的留学生们是个不小的考验,在留学生提高自己的同时,教育相关部门也应抓紧时间与这些国家寻找一种合作共赢的新方式。

上海人代会聚焦学生减负 教委称将推一揽子举措
市教委:新学期将推“学生减负”举措
老师把小学生打成熊猫眼 教育局:立即调查
2017年上海市中小学生寒假活动项目发布
2017年沪民办学校招生政策稳定 "摇号"之说不属实
课堂不止在教室 学生在行走的课堂收获了什么?
我可能是假的留学生……
人才政策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政策春风来,儿科看得见未来
为吸引中国留学生美国“学院”改名“大学”
出国留学:盘点美国媲美“颜值担当”的十大图书馆
英国留学最简单和最难学的专业TOP5盘点
瑞典移民局出台政策 对难民最友善国家也累了?
美国留学最具就业竞争力七大专业 全为理工科
特朗普或向留学生开刀 留学路和留美路都不好走
加拿大小留学生亲述:自由意味着要主动学习
宁挂科不作弊!留学生讲述英国期末考
谁说外国人不爱古诗词 老外赛诗一点不见外
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力度 避免进入片面追求升学率误区
这所大学的鸭子竟然比学生还多!猜猜是哪所名校?
【阅读西方】《失序的世界:美国对外政策与旧秩序危机》
当汤圆遇上鸡尾酒:海外留学生的别样元宵节
学生中考“全军覆没” 英耗资千万学校面临关门
骗术五花八门 留学在外需补“防骗”这堂课
上海数学教学法风靡英国 学生不会算数将成历史
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谁的创造力更强?沟通与分享才能促成“双赢”
英收紧留学政策防止混文凭,留学申请经验很重要
日本收紧五国留学生入境审查
“一天催促四次” 沪上大龄留学女生被逼婚成海归
【书人茶话】从限制性移民政策中窥见文学之变
2017年高考加分政策公布 降分录取不得超过20分
中小学招生政策细读 特长生提前招 部分区摇号
近八成留学生选择回国——史上最大规模回归潮
©2014-2025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