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已来,呼唤怎样的新工程师

2017-02-24信息快讯网

 

未来已来,呼唤怎样的新工程师-信息快讯网

2011年前,我们基本上就是做自己的事,挣自己的钱,但这年发生了一件事——我们被提为“BAT”(百度、阿里、腾讯的缩写)之列,当你突然被放到互联网领域的顶尖位置,你会意识到不能仅仅低头赚钱了。企业做大后,这个行业渴望的人才不是说我们需要就现成有的,我们得培育更多能共事的人,也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在未来更长时间实现没人可以打败我们的优势。

结合新经济下的工程教育改革,我们已有所尝试和思考。

名为互联网的粘合剂,连起毫不相关的经济形态

从全球互联网来看,有个趋势叫重心东移,整个互联网的经济和政治的重心正逐渐从欧美往亚洲转移。欧洲的用户占全球互联网用户的20%,在全球占比已降了3个百分点,美洲用户减少了4个点,亚洲的用户涨了4个点,非洲也在增长中。

再看整个大经济,倒推20年,排名领先的世界企业基本是制造业,唯独20年前出现了一个微软,终于挤入前10。10年前,微软已跑到排名前段,一枝独秀,所以当时计算机行业很火,趋之若鹜。

到2016年,前10名里成片出现了一群突围者,那就是互联网企业,原来排在前面的公司被挤出前列。这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互联网成为新经济有力的推动者!

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行业发生巨变,大量新经济形态涌现,他们又互相融合,原来看似不相关的行业,相关性突然变得非常强。

整个产业转型中,腾讯凭借两大武器——QQ和微信,发展得很快。无论你是做什么,一定要有用户。QQ有8亿用户,微信的用户不到9亿。当我们推一个服务,可以快速让每个人用起来。于是,我们开始选择性地去做我们认为有价值的一些事,比如政务民生。在深圳,办证不用去公安局,在家上传照片,快递就过去了。

这些年,很多工程类学校问我们,互联网到底需要什么技术? 要教学生C语言,还是什么语言? 哪种语言其实都不重要。未来已来,虽然没看到未来的情况到底怎样,但它对产业界、对生活的冲击已经来了。谁能在未来20年站稳脚跟,我们认为除了掌握技术,更重要的是能不能跟用户、跟新经济产生共鸣,有一个更好的结合点。

从我们来看,包括VR(虚拟现实)、AI(人工智能)、脑科学等,原来跟计算机都不太相关,但现在乃至未来可能非常相关。比如开车时,你会想我今天要去哪里吃饭,那里的饭菜好不好吃,如果脑科学可以直接把评论显示出来,你点什么菜、什么价位,可以在脑海中一一呈现。

开个专业教“小程序”,学生没毕业它已经不火了

对工程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第一,创新门槛降低。原来我们做一个应用非常难,你要买服务器,要去谈带宽,现在只要手机上做一个APP就可以了。门槛降低带来的问题就是竞争非常激烈。

第二,行业变革。原来的行业我们可以大概列出分类,但现在新兴行业可能是原来几个行业的结合,行业层出不穷,洗牌越来越快。据此,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只学一门知识变得越来越不够了。

时代变化,呼唤工程人才具备一些新技能。从企业看,这包括:

第一,计算机相关知识,要有非常硬的基本功。

第二,对行业有敏感度。我们会拒绝一些计算机专业“学霸”,固然你成绩好,但你对行业不了解,不行。

第三,对产品敏锐度要高。我们看到产品和技术一定要有所结合。业内出现了“前瞻工程师”的概念,就是说作为技术人员,要跟产品人员有平等对话的能力,只有平等对话,才能把技术做得更好。

最后一个就是学习能力,适应快速变化。常有人对我说,你说给学生教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我说千万别这样。现在不要说四年,两三年间,世界就大不同了。我们现在做微信小程序开发,大学是不是要搞一个专业专门学这个? 等你搞出来,可能小程序就过时了。我们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快速学习能力。

搭建平台让英才起飞

腾讯有一套人才培养机制,纳入“腾讯学院”,相当于“腾讯的教育部”。

在协调育人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探索。

我们通过联合实验室跟大学深度合作,培养研究型人才。除了计算机网络方面,我们还跟经济学院合作,我们的很多研究是跨学科、跨领域的。

我们还跟中国计算机协会合作,做犀牛鸟基金。面向全国高校甚至海外高校,我们企业方提出问题,看老师、学生能不能解决。如今,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以及美国高校都有申请者。犀牛鸟基金的竞争非常激烈,现在的入选率10%不到,有高校老师说,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比例差不多。

我们还拿出很多项目放到这个平台上,老师、学生都可以申请。我们提供资源和平台,并把大家的创新成果推广到我们的用户中去。

在新生态里,希望通过我们的用户能力,使学生、学校,以及我们做的这些事,能让更多用户去感知,带动整个象牙塔在校园场景下的创新、创业。

(作者为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技术管理委员会主任)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