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不难懂,只要你肯走进来

2017-03-07信息快讯网

2017年初春,乍暖还寒,申城文化新地标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全新演出季已经蓄势待发。记者昨天获悉,演出季上半年排定的10部剧目中有7部已经开票。自去年10月正式建成启用后,舞蹈中心这座“水晶宫”已经累计为观众呈现了52场风格各异的演出,举办教学公益活动11场,接待观众47000余人次。

舞蹈中心剧场总经理张博文告诉记者:“剧场是半成品,有了作品的剧场依然是半成品,只有当观众走进来,才是成品。”张博文说,依托舞蹈中心这个平台,剧场在策划新的演出季时,脑袋里蹦出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如何让观众走进来”。

“选择好质感的演出项目,关注有戏剧性的作品,回应那些尝试表达的艺术家,给无法归类的艺术品一个舞台……”张博文说,2017年整年的演出季,都致力于改变普通观众对舞蹈“很难懂”的刻板印象,致力于把舞蹈中心打造成市民走进剧场欣赏舞蹈的始发站。

经典舞蹈、原创舞剧依然叫好叫座

从目前公布的演出季目录上,不难看出2017年上半年,舞蹈中心的演出集中在一些经典舞蹈作品的呈现———除了颂扬环保母题的 《朱鹮》《野斑马》,常演不衰的经典 《天鹅湖》《吉赛尔》,历史题材的新型舞剧 《春江花月夜:赛珍珠》 《天边的红云》,曾在去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亮相的来自云南的原创民族舞剧 《诺玛阿美》 尤其受到瞩目。

“《诺玛阿美》 吸引人的地方在于不复述历史,不寻求模式化的英雄人物。而是立足迁徙史诗的角度,关注身处其中的人物命运,凝炼出勤劳坚韧、永不止步的哈尼人形象。”总导演王舸说,“很多人以为我们会编风情舞蹈轻歌曼舞,但是没有想到我们做的是一个非常壮烈的民族迁徙史,通过这个迁徙看到中华民族对生存的追求———《诺玛阿美》就是他们的心灵家园。”为了表现出“史诗感”,舞剧最后设计的舞蹈语言,融合了歌、舞、礼、乐、诗等表现形式,内容涵盖哈尼原始的祭祀仪式、四季生产、风情独特的节日活动歌舞。

去年,《诺玛阿美》 在美琪大戏院连演两场,其丰沛的艺术语言和舞台呈现,在当时就惊艳了许多观众。今年4月 21日-22日这部舞剧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剧场再度上演。

“节目质感一定要放在首位”

“负责剧场节目策划的项目组有两个共识:改变舞蹈在观众记忆中的刻板印象;哪怕不赚钱也要选择好质感的作品”,张博文说,今年下半年的演出季策划将是近一年厚积薄发的发力点,也是高品质节目的集中呈现。同时,依托舞蹈中心这个平台,让更多中国的青年舞蹈家、作品得以发声。

7-8月亲子演出季里,童心童趣贯穿始终。来自海外的多部演出将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度身定制,观演人群甚至细分为2-5岁、6-11岁。来自意大利T.P.O剧团的 《魔毯梦花园》,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坐在第一排“浸没式”观剧,并加入了高科技传感装置,让孩子们通过所见所感一起描绘一个独特的舞台。立陶宛艺术家带来的 《白色摇篮曲》,用精致优美的舞台,为孩子们讲述一个梦幻故事,节目海报萌得让大人也童心满溢。

9月古风演出季,会带来国内4位青年优秀舞蹈艺术家的作品。包括周莉亚 《yao》、王亚彬 《青衣》、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扶青计划邀约作品赵小刚的 《西游》、赵梁《幻茶谜经》。

另外,舞蹈中心剧场也在努力引入一些国外的时尚作品,同步世界最新潮的舞蹈艺术,如11-12月即将上演的来自意大利的 《歌剧蹦碰跳(HOPERA)》 和来自英国的 《Rising》(暂定名) 就将以前所未见的全新表现形式带给观众惊喜。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