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交条例本周六起实施 “买分卖分”将纳入征信系统

2017-03-23信息快讯网

 

新道交条例本周六起实施 “买分卖分”将纳入征信系统-信息快讯网

昨日中午,在浦东新区交警支队交通违法受理点,许多司机赶在新《条例》实施前前往处理逾期罚单。本报记者陈龙摄

新修订的《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简称《条例》)将于本周六实施。这对市民出行会有什么影响?昨天,上海市公安局举行交通大整治一周年暨新版道交条例新闻采访会。

会上,上海市公安局法制办公室主任范宏飞介绍,新《条例》总则部分中,明确了本市道路交通管理应当坚持适应超大城市特点,坚持绿色交通、坚持依法严管等理念和原则。

新《条例》 实施后,开车要更谨慎。范宏飞对于新《条例》中驾驶员关心的多种新增违法行为如何处罚作了明确:拨打接听手持电话、浏览电子设备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记2分,罚款200元;机动车驾驶员未使用安全带,罚款50元;未满十二周岁未成年人乘坐副驾驶座位,罚款100元。

范宏飞提醒,有了违法行为要及时接受处理。新《条例》对于逾期未接受调查、处理的,做了两方面限制。一方面,对违法事实清楚的,公安机关可以依法作出处罚决定。另一方面,对于逾期未接受处理达到5起的,公安机关可以先予扣留机动车行驶证。

新《条例》 在具体措施上体现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

在“堵”方面,表现为对机动车的限制,比如:在道路停车位划设上,明确本市中心城区不再新增并逐步减少全天性道路停车位,适当提高机动车出行成本。在“疏”方面则进一步细化“公交优先”“鼓励慢行交通”措施,还明确载客人数在20人以上的汽车可借用公交专用道,引导大家集约化出行。

新《条例》在管理手段上除强调经济手段、科技手段外,还专门将“买分卖分”“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一年内有5次以上逾期不履行处罚决定”等行为纳入征信系统,利用信用手段拓展管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执法威慑力。

交警全面拓展电子警察功能

本报讯 (记者张晓鸣) 记者昨天从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获悉,近期一批“复合型”电子警察将继续拓展功能,将一些过去难以被发现和处罚的交通违法行为纳入非现场执法范畴。

在道路上,一些左转弯车辆不让直行车辆,极易造成直行车辆发生追尾事故。3月3日起,上海在浦东新区峨山路、南泉路试点拓展电子警察功能,对左转弯车辆不让直行车辆违法行为进行抓拍,目前已抓拍查处违法行为59起。此技术手段在全国系首创。

长寿路700号门前的人行横道线处没有交通信号灯,按照法律规定如有行人通过,车辆应停车让行。今年2月24日,这里安装上电子警察抓拍这一违法行为。截至3月20日,全市已录入该违法行为2559起。

违法鸣号方面,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目前通过技术升级,此类电子警察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0%左右,并且执法方式也由过去电子警察发现、交警现场拦截,变为电子警察发现、交警确认后通知驾驶员的非现场执法方式转变。

市公安局交警总队科技处处长桑志刚表示,申城电子警察正从单一转向复合,从固定转向移动,从“车牌管理”转向“人脸识别”。交通大整治一年来,上海建成使用电子警察8000余套;下一步还将织密非现场执法网络,尽快完成1.8万套电子警察设备建设,推广应用交通违法行为智能识别装置。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