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区“网上议事厅”议定小区大小事

2017-03-29信息快讯网

■本报通讯员 宋万军 彭晓华记者 薄小波

小区停车该不该收费?收费标准谁来定?这样的问题是不少小区的管理难题,如果处理得不好,容易引发居民、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三方矛盾。金山区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探索利用新媒体技术发动居民自治,同时推出一批居民参与自治的新平台,让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网上议事厅”民主议定小区管理事务

金悦华庭是一个新小区,2013年建成后居民陆续入住。居委会成立后,申请了专用QQ号、微信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并整合小区原有QQ群账号进行统一管理,组成了“网上议事厅”。通过“网上议事厅”,居委会可第一时间为居民答疑解惑,回应诉求。

小区刚建成时,停车收费标准由物业公司规定,不少业主认为物业公司无权收取停车费,不愿缴纳。因此,车辆管理十分混乱。前几年,居民开车堵小区门口的现象时有发生,居委会多次协调也无济于事。

经过前期民意调查,居委会主任戚旭旻认识到,问题的症结在于居民不认可物业公司的规定,于是他在QQ群里向大家抛出三个问题:小区停车费收还是不收?如果收,固定停车费和临时停车费分别收多少?临时车辆进来是否免费?

问题抛出后,QQ群顿时热闹起来,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各自观点,还对居委会和物业公司提出意见和建议。经过多番讨论,大家渐渐达成共识,最后居委会根据众人意见拟定 《小区车辆管理办法》,对小区停车收费进行规范,得到居民拥护。办法出台后,针对个别违规的车主,居民还自觉发起了舆论监督。去年,小区停车费缴纳率达到了100%。

“金悦居委会的‘网上议事厅’其实就是一个新媒体社区,不仅拉近了村居干部与村民居民之间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为村民居民参与社区自治共治提供了平台,提升了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效率。”金山区社工委主任陈卫东说。目前,该小区新媒体社区的成功经验已向全区推广,村居纷纷借助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搭建起线上工作平台。

线下工作平台创新服务增强居民自治

社区事务千头万绪,只靠一个平台想要解决所有问题并不现实。因此,除了新媒体社区,金山区还探索建立了一批灵活管用的线下工作平台,同样受到居民欢迎。

石化街道去年推出“8+3”错时工作制,即居委会在8小时工作之外再延长3小时,用于错时服务和组织社区活动。依托该平台,不仅方便上班族找居委会办事,还为党建联建单位、共建单位和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了载体。该平台采取“1+1+X”服务模式,即1名居委会工作人员和1名社区党员志愿者,再根据居民需要配备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志愿者。这一举措不仅激发了在职党员的活力,也更好地满足了居民的需求。截至去年年底,石化街道共有近5000名在职党员参与了“8+3”志愿服务。

与城市居民小区相比,郊区农村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地域面积大、老年人口多、交通不发达等,解决农村社区治理难点还需对症下药。

去年,吕巷镇夹漏村探索建立了21个“巷邻坊”。“巷邻坊”设在村民小组长家中,每个站点有一个负责人,并组建一支村民民主管理队伍,引导村民自治互助。“巷邻坊”成立后,村民议事有了去处,反映诉求也更加及时方便。目前,吕巷镇的“巷邻坊”已增加至100多个,覆盖全镇,一年多来共受理民生诉求100多次,村民自治解决问题100多件,接待来访村民300多人。虽然不少事情都是小事,但实实在在解决了村民的难题。比如,一些村里的老人到镇上缴纳水电费十分不便,“巷邻坊”成立后,通过结对的方式让邻居代缴,为这些老人免除了麻烦。测评显示,去年村民对“巷邻坊”的满意度达100%。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