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科技奖励的荣誉性和价值导向

2017-03-29信息快讯网

骆大进

核心观点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既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始终着眼于强化科技奖励的荣誉性,更好发挥科技奖励对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又要认真总结科技奖励发展历程,研究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程序设计,不断提高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树立和保持政府奖励的权威性

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

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强调科技奖励制度是鼓励自主创新、激发人才活力、营造创新环境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前,上海市委、市政府于3月22日隆重召开科技奖励大会,表彰为上海科技创新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科技奖励工作科技界高度关注、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征途中,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进一步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日益迫切。

信赏以劝能。科技奖励本质是对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中的跨越者、突破者和引领者的一种崇高荣誉,体现着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导向。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的 《共同纲领》 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1950年8月,政务院出台 《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自此,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先后经历了初创、恢复、加速发展和改革完善阶段,现行的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于1999年5月由国务院颁布,并于2003年12月作了修订。2015年,中办、国办印发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强化奖励的荣誉性和对人的激励”的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做好科技奖励工作,既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始终着眼于强化科技奖励的荣誉性,更好发挥科技奖励对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又要认真总结科技奖励发展历程,研究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强制度建设,加强程序设计,不断提高评审的公正性和科学性,树立和保持政府奖励的权威性。

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科技奖励体系。对于科技奖励制度而言,中国特色就是要把握国家战略的大方向、把握科技创新的大趋势、把握政府创新服务的新需求。为此,科技奖励工作要加强国家与地方的协同,使得国家科技奖励与地方科技奖励在战略目标、布局和引导上保持一致;要加强政府与社会的协同,健全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科技奖励体制,建立信息公开、行业自律、政府指导、第三方评价、社会监督、合作竞争的科技奖励模式,凝聚起激励科技创新的合力,不断提升科技奖励的社会效应。

发挥科技奖励的引导激励作用

着力突出科技奖励的创新价值导向。奖励引领创新,导向决定方向。科技奖励工作要以追求原始创新为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鼓励原始创新,注重突破性和引领性,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增强长远发展的技术储备。以服务国家需求为导向,通过对解决事关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热点、难点和关键技术的重大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引导科技人员围绕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集中攻关。以培育创新人才为导向,突出对优秀创新团队和青年人才的奖励,把发现、培养和凝聚科技人才特别是尖子人才作为科技奖励的重要内容。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为导向,积极挖掘一批对于提升全民科学素养、服务科学决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普及、软科学研究等软成果,推动在全社会弘扬创新精神、优化创新环境。

始终维护科技奖励的严肃性和公平性。严肃性和公平性是科技奖励工作的生命线。《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明确提出,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严肃性,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的非法干涉。要着力提升奖励评审质量,坚持公开提名、科学评议、公正透明、诚实守信、质量优先、宁缺毋滥,采取严格评审程序、严格专家遴选、严格结果公示、严格获奖指标等措施;要进一步提高奖励活动公开透明度,全方位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评奖工作公平公正,真正把那些好项目、好成果评出来,做到评审结果站得住、信得过、经得起检验。

不断扩大和释放科技奖励的影响力。奖励是手段、不是目的;评审是程序、不是结果。当前,深化科技奖励改革、做好科技奖励工作还应充分发挥其营造创新氛围和建设成果信息库的两大功能作用。要加大宣传力度,深度挖掘典型获奖项目、人物、单位,依托各大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以科普化的语言和方式,让更多的民众更好地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熟悉科学家,也有利于增强全社会的创新自信。要促进获奖成果的转移转化,建立完善科技成果信息库及其开放制度,促进成果的工程化和市场化应用,加快把研发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打牢筑强创新驱动发展的科技基础。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新形势下,科技奖励制度建设的脚步不能放慢,科技奖励工作只能做得更好。我们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坚持科技奖励的荣誉性和价值导向,科技奖励制度还将结出累累果实。(作者为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所长)

厉害了奶奶,94岁以GPA4.0荣誉毕业!
刘震云获摩洛哥“国家文化最高荣誉奖” 中国当代文学译介多语种开花
2017年上海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启动仪式暨“文化育农”集中示范活动在青浦区徐泾镇举行
科迈罗Track Concept预告图 SS版再强化
在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上勇于突破——上海各界干部群众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二)
人工智能黑科技 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引领消费新趋势
2030:你好,科技中国!
习总书记“下团组”漫评⑥:汇聚起科技兴军的强大力量
水产新品种科技成果转化全国第一单成交 沪产大闸蟹良种顺利“出嫁”
静安推出奖励新办法扶持一批楼宇与园区白领食堂
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金山区“网上议事厅”议定小区大小事
60万个探孔“锁定”昆明池面积
46城将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居民正确投放给奖励
46城将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 居民正确投放给奖励
今天起,举报间谍行为最高可奖励50万
增加多种科技配置 新款奔驰S级内饰官图
韩正:严字当头强化责任担当,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融入上海,科技人才必须先行
快递分拣机器人视频走红 物流行业还有哪些高科技?
多地升级强化共享单车管理 乱停与破坏等问题能否管住引关注
注入现代科技“复活”古老学科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办法出台,评奖将实行提名制
教育专家:中国最大的“骗局”就是快乐教育、释放天性和学历无用
上海交通大学启动博士生教育“致远荣誉计划”
静安:“绣花精神”养成于问题导向
©2014-2024 dbsq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