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美食想"长红" 靠炒作还是凭品质 ?
原标题:网红美食想“长红”靠炒作还是凭品质?
临近清明节,各家老字号前买青团的队伍开始变长,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依旧最受追捧,队伍中涵盖老中青三代消费者。从去年的一炮走红,到今年的热度不减,创新的咸蛋黄肉松青团带动“青团界”出现了更多“咸族”。反观其他网红美食,几篇网络热文炒出一条长队,但往往几个月后就销声匿迹。网红美食如何才能避免“短命”,做到“长红不衰”?是博取眼球的营销手段更有效,还是内秀的品质和口碑更重要?
“青团界”有了“咸族”
往年的清明节,汪娟都会去买一盒豆沙青团,但今年她站在柜台前,却有点“选择综合征”。除了最传统的豆沙青团,咸蛋黄肉松青团、荠菜肉青团、三鲜青团、紫薯青团、芝麻青团等新品种齐齐亮相,让她觉得买一盒不够了。
作为传统中式点心,豆沙馅儿是青团里的“老面孔”,也是“甜族”坚持的正宗。尽管此前也有马兰头青团、荠菜肉青团等咸味青团,但直到咸蛋黄肉松青团的出现,才让“青团界”真正有了“咸族”。
去年3月,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悄悄上市,网络上的口碑相传让它一炮而红,很快店前排起了五六个小时的长队。时隔一年后,这股热潮竟未减退。不但杏花楼前排队依旧,沈大成、王家沙、光明邨、五芳斋、新雅等老字号全都开售咸蛋黄肉松青团,普及度堪比豆沙青团。腌笃鲜青团、什锦青团等咸口味的青团今年也纷纷亮相,壮大“咸族”队伍。
“青团还是甜的好吃,艾草香加上豆沙甜最正宗。”“蛋黄和肉松是绝配,包在青团里面咸鲜味都出来了,好吃!”就像月饼、豆花、汤团的“甜咸之争”一样,如今不同口味的青团也各有拥趸。
网红美食套路多
这两年,网红美食层出不穷,除了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葱油饼、奶酪面包、包脚布、冰淇淋、肉松蛋糕、奶盖茶等相继刷新排队时长。不过,有些红了几个月就泯然众人,有些仍在排队热潮之中。
前两天,一条“扒皮”网红美食的视频在朋友圈刷屏,一名上海小哥将“排队经济”的套路一一道来。一是要取“老名”,比方说李师傅、张阿姨。二是要舍得料,芝士草莓牛油果放足了一定火。三是组织“无业游民”来排队。四是要摆谱,就是限购。五是找网络大号来试吃,图片和语言都可以美化。
对照哪些火了没多久就重归平淡的“前网红”,这些套路还真可以一一对上号。事实上,记者在朋友圈、点评网站上看到,很多花了时间和精力去排队的人对网红美食的口味各有评价,即使觉得味道不错,也会说一句:“没有必要为了它排这么久的队。”
创新+工匠精神
网红美食的营销思路活,短时间内就能脱颖而出,这是优势。但要获得消费者持续认可,究竟是博取眼球的营销手段有用,还是内在品质更关键?
就拿杏花楼的咸蛋黄肉松青团来说,其馅料里的肉松可不简单,是用油酥型、肉粉型、太仓式肉松三种混搭在一起,以获得最佳口感。因为口味独特,去年3月上市后被网友自发通过自媒体转发,才出现火爆情景。
反观其他网红美食,往往刚刚开业甚至尚未开业,就请来自媒体大做宣传,而产品的独特之处却很简单:放小龙虾、放芝士、放草莓……被美图美文吸引而来的消费者没多久就散了。
“网红有套路,但创新还需工匠精神。”业内人士表示,特别是老字号的创新,要有严谨的研发精神,才能做出切中消费者心理的产品。本报记者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