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费5000元换来四字答复,你愿意为这样的知识付费吗?
回答问题能赚钱?没错,这就是目前在网络平台上正在爆红中的付费问答,网友可明码标价来问答问题,通过销售知识或个人经历、体验来赚钱。这种简单粗暴的“知识变现”模式在互联网上流行,意味着知识分享从免费转向付费,知识分享型网站在探索盈利模式和商业化转型上进行了新的尝试。
在付费问答平台上,用户活跃度的提升拉动了问题价格的上涨。对此,有人质疑名人赚钱太容易,所答内容并非价有所值。除了答主,同时获益的还有部分提问者,“围观”机制的设定让他们也有了赚钱的可能。
近日,王思聪的一条微博问答火了。网友花5000元向其提问,仅得到4个字的答复——熟能生巧,被称作现代版的“一字千金”。
截至4月5日晚,这条提问已有18万余人围观。按照“围观一次1块钱,扣除10%平台服务费,博主和提问者均分围观收入”的规定计算,王思聪可坐收8万多元,“一字千金”短短几天就变成了“一字万金”。
随着微博问答、分答、知乎live等知识付费平台的出现,付费问答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许多人不惜花高价提问。事实上,信息交换、知识分享是互联网的基本功能,从最初开始的百度知道、QQ个人问问等平台的问答积分,到在线传道授业解惑的网络教师,再到如今格纹、略晓、分答、我懂等付费问答平台,模式沿承没有多大改变,只是奖励内容从积分、等级、荣誉等,变成了真金白银。
在现有社会体系中,分工越来越细,但多数人并不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终老一生。跨界和融合是时代赋予的机会,也对每一个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因为害怕对外面变化的世界一无所知,也害怕技术变革导致优势不在。
参与付费问答的用户活跃度不断提升,一些大V的定价和回答频率也有所提高。微博问答上,锤子科技CEO罗永浩的定价从500元涨到2000元,王思聪也于近日将价格设置提升到上限1万元。对此,分答联合创始人杨璐表示,问题的定价取决于市场上的供需关系,如果大V面对太多的提问者,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一一答复,就可能会通过提高价格来控制需求。
有人调侃称,大V开一个小号,自问自答,吸引网友围观——听起来是一个可行的“赚钱”方案。对此,微博相关负责人表示,不排除有这种营销的手段,但是从目前来看,尚未发现分答存在这种大规模的“骗围观”行为,如果确实存在违规情况,也会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这种花钱提问或围观的方式,有网友认为大V赚钱太容易,担心话题趋于娱乐化,难以沉淀真正有价值的内容。业内也有不少声音认为,付费问答或许只能昙花一现,这种观点认为短期依靠名人效应只是为了吸引眼球,长期经营起来并不容易。“泛娱乐类问题有话题性,但并非主流。”平台负责人表示,平台只有拥有真正具备行业知识储备的专家,才能让用户持续提问并愿意为之付费。